引言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深耕当地市场,了解当地政府与人民需求,借助国内优势资源与技术为当地政府提供工程建设服务。但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总承包单位要想通过招标投标形式承揽工程并获取利润,除了具备强大的实力、信誉及资源外,还要针对各项目特点,合理规划项目资源投入,制定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特别是要翔实测算项目标前成本, 充分考虑项目的风险与利润点,既为项目投标报价提供依据,也为项目的成功奠定基础。

与国内工程相比,海外工程项目因工程所在地不同,存在多种国别市场,且大多数的国别市场发育不完全,工程体量较小,难以形成一套统一公认的定额体系,故目前海外项目标前成本测算暂无统一的测算方法,大部分公司主要采用的是经验值法,也就是根据过往既有的项目执行情况,测算目标项目标前成本。

文章根据海外工程项目成本分析及投标报价的经验,并以某国大型综合体项目成本测算分析为例,介绍海外工程标前成本测算中编制思路、采用的方法及理论依据,希望可以为从事国际工程项目承包的造价专业人员提供借鉴。

国别市场与项目背景调查

1、国别市场

每一个国家都有国别特色,在国际工程发展的现在,标前成本测算尤其是大型项目标前成本测算前,应当对当地市场、国别进行考察,提炼关键要素,明确所在地的风土人情、当地的国别风险等级、当地人口、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及通货膨胀率,明确当地是否存在大型项目执行的需求,是否具备执行大型项目的经济、市场及政 治条件。具体可参考权威机构定期公布的国别风险 指南,如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再结合公司在当地成立的相关市场机构或既有项目执行情况,综合分析评价当地市场情况,为成本测算中风险及保险部分提供有力支持。

文章所举例项目所在国国别情况如下:当地自然条件较好,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气候适宜。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70%和出口收入的 95%,粮食自给有余。工业落后,企业数量少、设备差、开工率低。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项目所在城市为当地的首都,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当地的房建项目申请和获批的数量呈稳步上升趋势。根据法律规定,雇用当地工人需向当地劳动部门申请并备案。员工每周工作时间最长为 48 小时,连续工作 6 天后,有权休息一天。加班应支付加班工资,一般工作日的加班工资为正常工资的 1.5倍,法定公共假日的加班工资为正常工资的 2 倍。

每年法定公共假日,以及不超过 30 天的病假期间,照常发放工资。雇用5名或5名以上员工的雇主,应当在社保基金登记,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社保缴纳比率为员工月工资的 15%,其中员工负担 5%,雇主负担 10%。

根据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风险评级,国家风险评级 8 级、国家风险展望稳定、主权信用评级 B 级(6/9)、主权信用展望稳定。

2、项目背景

项目背景主要包括项目名称、项目业主单位、项目设计单位、项目规模、项目资金来源、项目位置、项目工期、项目执行模式及项目主要内容。下面分别介绍项目背景对项目成本测算的影响点。

(1)项目规模及主要内容。

本次举例的项目包含两个部分,总投资约 3.3 亿美元。第一部分为大型综合体项目,包括商场、医院、学校,总建筑面积 36 万 m2,总投资约 2.87 亿美元;第二个部分为保障安置房,总投资约 0.43 亿美元。本次主要分析综合体项目标前成本。

(2)项目资金来源。

项目的资金来源是项目执行的关键,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是项目成功的先决条件。国际工程在资金来源方面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援外项目、两优项目、信贷项目、融资项目及自有资金项目。其中援外项目、两优项目资金来源相对稳定可靠,而其他类型项目均存在各类风险,需各总包单位根据自身情况及相关市场调研进行分析甄别,因文章主要介绍项目成本分析测算,不在此赘述。解决此类风险问题可在成本中综合考虑部分风险费用,并考虑工程保险费用。本次举例分析的大型综合体项目资金来源主要为业主自筹,且已到位,所在地市场展望为稳定,所以本次项目成本测算综合考虑了995 万元保险费用。

(3)项目工期。

项目工期决定了项目所需人材机资源投入情况,正常情况应根据项目体量、公司实力、天气气候等情况综合组织项目工期,但在国际项目中,招标投标模式下的项目通常已由业主给定项目工期,这就需要各公司按照给定的工期条件调整施工组织计划,以达到满足工期要求前提下的最优配置,而施工组织计划的确定对项目成本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具体在后文项目成本测算中会详细说明。

(4)项目执行模式。

目前国际项目的执行模式多种多样,包括传统的采购施工总承包(Procurement Construction, PC)项目、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 EPC)项目、设计施工采购融资(Engi- 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 & Finance, EPC+F) 项目、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ublic Private Partner- ship, PPP) 项目、建设 - 经营- 转让 (Build Operate Transfer, BOT)项目等项目模式,不同的项目模式需要考虑的成本因素均有差异,如设计费用、融资费用、运营费用等。本次介绍的项目为传统PC 项目, 由业主方提供施工图纸,总承包单位组织施工,业主支付工程进度款及最终合同价款。

(5)项目主要工程内容。

综合体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柱、梁、板、坡道、楼梯等部分由钢筋混凝土独立柱基础(垫层) 和部分桩基支撑,全部就地浇筑。该建筑被包裹在一个造型精美的穿孔铝包覆层中,支撑在钢结构上,或用螺丝固定在后墙或混凝土上来增强强度和耐久性。地面采用地砖,墙面采用浮顶喷漆,吊顶采用巴黎石膏等。建筑包括通风、电气工程、管道等,均为选用当地优质材料。购物中心有 9 个中央 /内部大型垂直交通区域,包括楼梯、电梯和人行道。沿外围设有 18 层楼梯,同时充当消防疏散楼梯、独立楼梯和电梯,通往最顶层的酒店及会议设施、最顶层的诊所独立服务电梯。设有外部坡道和楼梯,并有两个宽度 7.5m 的车辆坡道。

项目成本测算思路

(1)本项目为 EPC 项目,业主未提供工程量清单,应首先根据翻译后的初步设计图纸、项目招标文件,形成项目工程量清单(若有业主提供的工程量清单也应经行必要的复核工作,避免工程量的较大偏差)。

(2) 因为海外劳工及机械单价成本与国内差异较大,且国外劳工工效及机械台班工效与国内市场存在较大偏差,所以,本次成本测算中人工及机械用量采用实物法,即根据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劳动力及施工机械配置用量进行分析编制;人工单价按国内人工单价及当地人工单价分别考虑,其中国内人工单价按企业自身常规劳务工资水平考虑及其他费用考虑,当地劳工按当地市场询价考虑, 并综合按月计算。

(3)主要材料及辅材用量因完成单位工程所应用的主材损耗、辅材用量偏差不大,故按已编制完成的工程量清单参考套用北京 2012 建设工程预算定额得到项目主材及辅材用量。主要材料中由国 内采购的海运至项目所在国的材料价格参考 2019 年 2 月份北京市信息价及市场价格,当地采购的材料主要由项目所在国当地询价所得。

(4)其他费用结合海外工程施工及成本经验进行优化。

项目成本测算方法

本项目成本按费用类别分为工料机部分、措施部分、管理费等其他部分以及项目税金。各部分测算方法具体如下。

1、工料机部分

(1)人工费。

本项目劳工用量结合现场情况,由公司专业施工组织人员按需配置劳动力,中国劳工按需由前期 160 人 / 月(保障房施工人员数量)到高峰期 639 人/ 月不等,当地劳工按施工组织设计考虑 200 人员,贯穿项目始终。成本人员根据劳动力上场计划表计算本项目所需中国劳工与本地劳工分别用工数(月)。

根据当地市场情况,计算中国劳工伙食费标准、外出体检费、往返机票、签证等费用并分摊计入月工资当中,考虑中国劳工工资及按当地要求所需社保费用并计入中方劳工工资合计,详细见表 1,中材料单价的确认一般采用当地询价采购及国内采购发货两种形式。当地采购涉及主要问题是当地建筑市场一般体量较小,无法满足大批量的材料供应。而国内采购海运主要涉及的问题是海运周期长,且有一定的风险。针对这种情况,成本分析人员要根据市场了解的价格,综合考虑规划每种材料的采购方式,完成标前成本测算。

640?wx_fmt=png&from=appmsg&wxfrom=5&wx_lazy=1&wx_co=1&tp=webp#imgIndex=4

针对国内采购材料需考虑并收集的基础造价资料包括:材料出口退税税率、海运标准尺寸(40 尺与 20 尺)集装箱分别按体积与重量计算的费用、各材料海运费计算类别(海运费有体积与重量两种记取方式)、海运保险费用、关税、清关费用、陆运费方劳工工资费测算为 13253.33 元(/人·月)。

根据当地市场情况,计算当地劳工月工资标准,详细见表 1,当地劳工基本工资测算为933.04元(/人·月)。

综上所述,人工费合计费用测算为25594万费40尺集装箱按重量载重为28t,海运费为3000美元,清关费为200美元,陆运费为2000美元,折合40元,占项目税前工程总造价的18.47%。

(2) 材料费。

本项目材料用量按北京市2012预算定额考虑,测算项目主材损耗及辅材用量。

材料单价的确认一般采用当地询价采购及国内采购发货两种形式。当地采购涉及主要问题是当 地建筑市场一般体量较小,无法满足大批量的材料供应。而国内采购海运主要涉及的问题是海运周期长,且有一定的风险。针对这种情况,成本分析人员要根据市场了解的价格,综合考虑规划每种材料的采购方式,完成标前成本测算。

针对国内采购材料需考虑并收集的基础造价资料包括:材料出口退税税率、海运标准尺寸(40 尺与 20 尺)集装箱分别按体积与重量计算的费用、各材料海运费计算类别(海运费有体积与重量两种记取方式)、海运保险费用、关税、清关费用、陆运费用,将海运费等相关费用按重量及体积分摊计入各材料单价中。

如钢筋材料,国内采购价为 5.8 元/kg,当地海运费 40 尺集装箱按重量载重为 28t,海运费为 3000 美元,清关费为 200 美元,陆运费为 2000 美元,折合40尺集装箱海运费为 729 元/t,清关费为 49 元/t,陆运费为 486 元/t,再根据出口国、进口国关税政策及造价信息,可得出口国退税按 5%计取,保险费按0.1% 计取,进口国关税按 25%计取,则每千克钢筋到场价为 8.34 元/kg,约为国内材料价格的 1.4 倍。

针对当地材料价格主要考虑并收集的基础材料有当地采购价格、当时市场体量情况、当时市场运至项目费用资料。

经测算,本项目其他材料及安装设备国外运费及海运费等费用为国内采购价的 40%。项目所在国为内陆国,无自己的港口,需由其他国港口转运,运距约 1200km,耗时预计 45 天且沿线汽车运输超重检查超严。故仅考虑大型批量材料及当地无法采购 或采购价格价高的材料由国内采购,其他材料尽量本土化,部分当地无法考察到得材料价格按国内采购价格的 1.4 倍计入。

综上所述,材料费合计费用测算为 83857 万元,占项目税前工程总造价的 60.52%。

(2) 机械费。

机械使用费的人工及燃油已分别在人工费及材料费中考虑,此项仅考虑机械折旧摊销费用。

设备机具策划,根据工程情况,拟投入大型设备 110 余台(套),含当地租赁部分大型设备;投入小型设备及手持设备若干。

本项目为我司在当地承揽的第一个项目,因无法预估当地国后期工程承揽情况,经领导决策,本次成本测算中,机械设备全部考虑新购,由国内采购, 国外运费及海运费等费用为国内采购价的40%,新购设备费用合计 7307 万元,占项目税前工程总造价的 5.27%,按一次性摊销考虑计入。

通常国际项目均存在此类问题,主要是因为当地工程体量较小,工程延续问题需考虑,设备在相邻国间转运涉及的运费、清关费用等较高,故一般国际项目在所属国的第一个项目成本测算时,大型机械摊销的比例均应较高考虑,可达到40%~60%, 小型机械按全部摊销考虑,这样测算即考虑了项目延续风险,又为所在国后期项目成本测算提供了优势,提升了后续在所在国获得项目的竞争力。

2、措施部分

措施部分按往期国际项目经验,按人材机直接费用的 8%计取,主要为项目的垂直运输、脚手架搭拆费用、安全文明施工费、临建费用(包括项目驻地、拌合站、钢筋加工厂、进出场便道等费用),考虑为 9341 万元,占项目税前工程总造价的 6.74%。

3、其他部分

(1)项目本级管理费:主要为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用、房租水电费、差旅交通费、管理用车辆使用费、服装等劳动保护费、业务招待费、材料工程试验检验费等费用,其中管理人员按施工组织配置。本项目部按管理人员 42人计算,工期按 3 年考虑。

经测算,结合本单位工资福利水平,本项目按7836 万元计入。

(2)工程保险:保险费考虑 995 万元。

(3)印花税:以工程总投资为基数计算,费率为0.5%,考虑 1106 万元。

(4)涨价预备费:当地所在国通胀率为 5%,但因本项目招标文件允许主材按权重比例调差,且大宗材料及人工机械以国内采购为主,所以本项目涨价预备费按直接费的 2%即 2522 万元计入。

综上合计,其他费用占项目税前工程总造价的8.99%。

4、项目税金

本次测算当地国仅存在增值税,费率为 18%即24920 万元,其他部分国别市场存在增值税加地方税等多种税费形式,需成本测算人员按实际考察测算。

本次测算中暂未考虑利润税(企业所得税)。

5、项目指标

640?wx_fmt=png&from=appmsg&wxfrom=5&wx_lazy=1&wx_co=1&tp=webp#imgIndex=5

表 3 为技术类指标,亦为本项目总结性资料, 用以对比以往海外同类项目技术类指标,并作为今后项目初步估算及复核的依据。

640?wx_fmt=png&from=appmsg&wxfrom=5&wx_lazy=1&wx_co=1&tp=webp#imgIndex=6

6、测算结果

综上所述,本项目综合体部分成本为163499万元(24403 万美元),按业主给出的投资估算28700万美元,仍存在 17.6%的投标空间。本次测算未考虑企业利润,未考虑企业所得税,未考虑当地市场经营费用,具体投标报价需前方商务人员与领导根据招标投标情况、当地常规市场下浮情况,综合决策。

总结

本次举例项目成本测算基础资料较为完善,市场考察深度较深,编制的成本结果较接近市场情况。在执行国际项目时,有时项目的投标信息获得的时间较晚,投标时间较为紧张,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市场调研,类似此类项目通常不具备编制详细成本测算。遇到这种情况通常会根据往期在项目所在国或他国执行的项目情况,整体进行估算,但仍容易出现报价过高未中标或报价过低在项目执行过程中。

作为成本管理人员,要多注意收集、归纳总结各类成本基础数据,从而能在较短时间,较少的条件下,更准确的测算目标成本;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多跟踪项目现场施工进度情况、项目劳工及机械用量,测算主要工程的单位工程量所需人工、材料及机械用量,并在单项目完成后与之前标前成本中人材机用量进行对比,增加成本挖潜项目,让标前成本更贴近实际,更有竞争力。

文|杨凡《工程造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