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金伟
世界银行贷款的国际工程项目在健康、安全与环境(HSE)管理上遵循严格标准,其核心依据是《环境与社会框架》(Environmentaland Social Framework,ESF) 及配套的《环境、健康与安全指南》(EHSGuidelines)。这些标准涵盖环境评估、劳动条件、污染防治、社区健康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利益相关方参与等各个方面。中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在执行世界银行贷款的海外项目时,面临着比国内项目复杂得多的HSE管理环境,只有严格按照世界银行HSE标准,建立多重HSE防护体系,才能实现“零工亡、零污染、零社区冲突”的目标。下面以土耳其图兹湖地下储气库扩建项目为例,就世界银行贷款项目HSE管理经验进行分享。
土耳其图兹湖地下储气库扩建项目(以下简称“项目”),位于土耳其中部阿克萨拉伊省图兹湖区域,项目主体工程包括扩建40口地下盐穴储库及配套地面设施,将储气库的容积由原来的12亿m3扩建至54亿m3 。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盐穴天然气储库,对于缓解土耳其天然气供应紧张局面、保障土耳其清洁能源供应与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由世界银行提供贷款,执行欧洲标准,在职业健康、环境保护与安全方面标准高且管理严格。作为项目总承包商,中工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工国际”)积极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履行健康安全与绿色环保责任,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项目实施。2025年2月,项目核心工程完成机械竣工;5月,项目核心设施点火成功。截至目前,项目创造了连续1760天零事故的佳绩,成为土耳其大型能源项目绿色、安全、环保建设的标杆。
以人为本,持续优化职业健康管理
员工职业健康,不仅关乎员工的个人福祉,更是项目顺利执行的坚实保障。中工国际始终坚持以员工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高度重视员工职业健康,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管理体系,为员工打造舒适、便捷、健康的生活与工作空间,将海外员工健康风险转化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竞争力,实现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
一、提升本质健康
项目所处环境虽然艰苦,但自项目开工以来,项目部就努力为项目员工创造更舒适、便捷的生活、工作环境。项目现场除员工宿舍外,还建有篮球场、羽毛球馆等运动设施以及洗衣房等生活设施,为员工尽可能创造便利,使项目员工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之余,可以缓解工作压力,放松身心。
项目部精选食材,科学搭配菜品,确保员工摄入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同时,注重饮食卫生、安全,严格把控食品采购、加工、储存等环节,让员工吃得放心、吃得健康。
二、提倡健康文化
项目部在项目现场设立诊所,配备专业的医疗设备和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能够为员工提供及时、专业的医疗服务。定期开展职业病防治等健康知识讲座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做到疾病早预防、早治疗。
项目部时刻关注员工心理健康,定期开展全员心理测评,对有需求的员工提供心理咨询,对存在心理问题风险的员工及时进行轮换。
三、建立应急救治通道
建立现场急救-当地中心医院-转运回国应急救治通道,确保现场出现紧急情况时,可以快速响应。定期开展实战化应急演练,提高项目部员工急救响应速度和救治水平。
生态优先,推动绿色行动走深走实
环境保护既是项目所在国法律法规要求,也是“一带一路”建设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世界银行特别强调环境与社会风险的综合管理,项目部根据世界银行《环境与社会框架》的标准要求和中工国际相关要求,加强项目对环境影响的全程管控,强化对环境保护理念的宣传教育,推动环境保护成为项目全体员工的行为习惯。
一、技术创新助力清洁能源供应
项目地面场站运用模块化建造技术,即使在零下30度的极寒环境下,设备也能稳定运行。项目团队开发的“预冷+脱水”复合工艺,将天然气的日处理能力提升到了4000万m3,在海拔1000m的高原上,通过技术上的突破为清洁能源供应带来切实支持。
土耳其的能源规划表明,到2030年要减少1亿吨碳排放。项目团队使用智能监测系统,使储气库内的甲烷逸散率控制在0.02%以下,与欧盟同类型设施相比,指标降低了30%。
二、文明施工呵护社区环境
项目部制定并实施社区影响管理计划,预防和减少项目活动对周边社区的影响,包括施工交通管理、粉尘噪声控制、危险源隔离、传染病预防等。对于涉及公众利益的活动,特别关注受影响的社区、非政府组织和弱势群体的参与,确保其关切得到充分回应。
项目在施工过程中,设备基础使用可降解的防冻液,施工便道则铺设可再生材料,连营地生活区也装备雨水回收系统。这些看似细微的绿色行动,令土方工程师赞不绝口,认为“中国同事把环保当成了一种习惯”。
三、环保措施改善生态环境
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建设了垃圾分类站、垃圾分类堆场、溢油池、洗车房、混凝土洗车池等环保设施,通过科学合理的环境保护手段,既实现了对资源的精准规划与高效利用,也减少了废物的排放,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项目保证每日“工完料净场地清”,及时清理垃圾,设立垃圾临时堆场,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施工垃圾先转入临时垃圾堆场。垃圾临时堆场选址远离居民区和水源等敏感区域,以减少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影响。对堆场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定期监测,掌握垃圾堆放情况和环境影响程度。项目部与专业的垃圾回收公司签署合同,对不同垃圾进行科学分类、处理,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和空气的污染。
项目在柴油发电机、危化品储料桶下方使用托油盘,同时配备相应的应急处理设备和物资,如吸油毡、围油栏等,以便在发生溢油事故时能够迅速进行处置,降低环境风险。
生命至上,始终紧抓安全全流程管控
项目部秉持生命至上的理念和安全红线、底线思维,始终紧绷安全管理这根弦,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从安全理念、设备本质安全、安全施工、安全培训与应急多个方面加强安全管理,确保万无一失。
一、安全文化与理念防护
项目全员特别是管理层从思想上确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树立“任何事故都是人为造成的,任何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的科学安全观,将安全置于与经济效益、施工质量和进度同等重要的位置。项目部通过持续培训、案例分享、文化建设,逐渐形成“人人想安全、处处讲安全”的文化氛围。
二、设备本质安全防护
先进可靠的设备可为施工作业提供坚实的安全基础,项目部从项目投标阶段就注重选择可靠高效的先进设备。在项目实施阶段投入必要资源,提升设备本质安全水平,建立设备安全保障管理体系,严格执行使用、维护和检测规程。比如:收集保存设备技术文件,用颜色标识设备安全状况,及时撤出报废工具设备,对设备改造实施严格的变更管理程序等。
三、防护设施与应急响应
项目部建立了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包括应急预案的制定、演练,配齐配足各类安全防护设施和应急救援资源。除基本的个人防护装备(安全帽、工衣、工鞋、防护眼镜等)外,还根据项目风险特点配备专业设备,如气体检测仪、正压呼吸器、洗眼器、灭火系统、担架、急救药品等。同时,确保足够的交通、通讯设备,保证紧急情况下信息畅通和人员转移能力。
项目部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技能,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有效控制和处置事故,减少事故损失。
四、全员HSE能力建设
实施覆盖中方员工和当地雇员的系统化HSE培训,并加强针对性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安全知识、风险识别、操作技能、应急响应等,确保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训不仅针对新员工,对转岗、复工人员及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时都会及时重新开展培训。
五、安全施工组织
对于特殊作业,项目部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对作业人员和指挥人员加强培训,确保作业人员熟悉作业风险和防范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开展高空作业时,项目部增加安全投入,尽量使用登高车等专业设备进行作业,从而降低因个人安全意识差异可能引发的事故风险。
在起重吊装作业中,项目部配备专业的指挥人员和操作人员,并对起重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在脚手架的搭建和使用过程中,项目部严格遵守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脚手架结构稳定、安全可靠。对脚手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安全隐患。
项目严格实施挂牌上锁程序,确保设备在维修或保养过程中不会被意外启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土耳其图兹湖地下储气库扩建项目在HSE管理领域的经验,是中工国际践行企业使命、责任担当的结果,也是无数建设者辛勤付出和智慧的结晶。项目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将HSE理念从“合规要求”提升为“核心价值”,将HSE管理从“成本中心”转化为“价值源泉”,建立、完善与国际接轨的HSE管理体系,为保障土耳其清洁能源供应、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升中工国际在国际工程承包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塑造负责任的“全球企业公民”形象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