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六成中资企业计划未来三年内增加对拉美投资——这是普华永道最新发布的《中国企业在拉美投资调研报告》揭示的重要趋势。
随着中国与拉美国家双边贸易额连续七年保持高速增长,2024年达到5184.7亿美元的历史新高,这片遥远而富有潜力的市场正吸引着越来越多中国企业的目光。
图1源 Pexels
Part 01
投资热度
超半数企业已盈利,近六成计划增资
拉美投资市场正迎来新一轮中资企业入驻潮。普华永道的调研覆盖了48家在拉美经营的中资企业,行业涵盖制造业、建筑业、能源化工和交通运输等多个领域。
这些企业不仅来了,而且站稳了脚跟。报告显示,半数进入拉美的中资企业已实现盈利,尤其在智利和墨西哥,盈利企业比例分别高达76%和69%。
图1 经营成果与未来投资计划
哥伦比亚、秘鲁、墨西哥和巴西成为最受中资企业欢迎的投资目的地。几乎所有的受访企业均在哥伦比亚开展经营活动,秘鲁、墨西哥和巴西的覆盖率也分别达到69%、67%和63%。
图2 企业分布与区域总部设立情况
区域总部设置情况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趋势。超过七成受访企业已在拉美设立区域总部,主要分布在哥伦比亚、巴西和墨西哥。其中半数企业采用双总部或多总部架构,以增强决策效率与本土回应能力。
Part 02
市场机遇
多元经济转型中的结构性机会
拉美地区具备丰富自然资源、庞大市场容量与多元社会结构,在中长期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当前,各国发展战略呈现出由资源依赖型向多元化经济转型的特征。
①
绿色经济、数字经济与
新基建成区域共识
在后疫情与能源转型背景下,绿色能源(风光储)、数字经济和新型基础设施(数据中心、云服务、光纤网络)正成为拉美政策重点。巴西、智利、哥伦比亚等国家纷纷推出绿色转型与数字化行动计划,使这些领域成为长期且确定性较高的投资赛道。
②
新增长点集中在金融科技
可再生能源与数字基础设施
近年来,中拉合作的结构正在从“贸易驱动”走向“科技+产业”驱动,尤其体现在以下领域:
1
金融科技
FinTech
例如蚂蚁集团对嵌入式贷款基础设施公司 R2 的投资、腾讯参与阿根廷金融科技公司 Ualá 的融资,体现了中国科技企业对拉美支付体系与借贷市场长期价值的判断。
2
可再生能源
Renewable energy
原定 2025 年 Q2 投产的计划推迟至 2026 年底。期间因监管审核、施工延误及进口材料涨价,整体投资成本上升 12–15%。对于资金密集型企业,这种延迟会显著影响现金流安全与 ROI 预期。
3
数字基础设施
sDigital infrastructure
数据中心、云计算、本地 CDN、智慧城市等项目快速增长,本地企业普遍存在技术与设备缺口,为中国厂商提供显著空间。
图3 重点投资领域
③
市场仍处于增量阶段
竞争不激烈、机会更清晰
与中国国内高度内卷形成对比,拉美许多行业仍处于“供给不足、效率偏低”的阶段:
中产阶级规模持续扩大,对金融、零售、物流、医疗等现代服务的需求迅速提升;
市场结构分散,领先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普遍不高;
数字化水平仍处早期,大量传统行业需要技术改造。
拉美市场的吸引力在于其巨大的发展空间。不同于中国国内市场面临激烈竞争,拉美地区仍有巨大的竞争空间。这里中产阶级不断壮大,市场亟待变革,仍有许多领域有待开发。
Part 03
政策利好
投资便利化与税收优惠并存
任何大型出海项目在初期都会面临适应周期,比亚迪的巴西项目也经历了制度与环境的磨合期。
1
投资规则加速优化
审批提速+制造业友好政策并行
拉美各国正以“放宽准入+提升效率”为核心推进投资便利化。
以墨西哥为例,自 2025 年 8 月启用的新版《一般对外贸易规则》及“IMMEX 4.0”计划显著简化行政流程,让外资制造项目在注册、报关、加工出口等环节的审批更快、更透明。
同时,政府扩大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重点支持半导体、电动车与航太等战略产业扩产布局。这对计划设厂或扩厂的中国制造企业十分有利,但也要求企业同步强化移转定价、跨国交易与合规体系。
图4 主要国家政策亮点
2
税收优惠+数字政务
营商成本持续下降
在宏观层面,多国政府正通过税收激励(如加速折旧、投资抵扣)、政务服务数字化、劳动力市场调整等方式降低企业制度性成本。税务申报、许可证审批、企业注册等环节的线上化显著提升效率。同时,拉美金融科技生态快速发展,为外资企业提供更灵活的融资渠道、跨境支付体系与风险对冲工具,增强企业在当地运营的财务韧性。
这些挑战虽带来阶段性压力,但也促使中国企业加快完善本地管理体系。面对制度复杂的市场,成熟的治理结构反而能转化为“稳定性红利”,为长期经营奠定信任基础。
这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政策举措,正系统性地降低在拉美经营的制度成本与不确定性,为中国企业把握新一轮国际产业布局的战略机遇期创造了有利条件。
Part 04
绿色转型
可持续领域的投资新机遇
在政策利好不断铺垫后,绿色转型成为拉美最具长期确定性的战略方向,也构成中资企业最具延展性的增量市场。
01
绿色投融资规模史无前例,长期项目可见度显著提升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开发银行宣布未来五年投入 400 亿美元,重点支持能源转型、水治理、可持续交通、农业升级与关键生态系统保护。这一规模为历史最高,使能源与基础设施类项目具备更强的融资确定性。
02
“公正转型”成为政策主轴,ESG要求全面抬升
UNEP 在 COP30 发布的新指南强调气候、社会与社区三者必须同步推进。拉美既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又最易受气候影响的地区,中资企业若想提升项目可持续性,需将气候风险管理、社区沟通与社会影响评估纳入日常运营。
03
可持续领域带来新的市场空间,企业应提前布局能力建设
绿色金融、碳排放管理、清洁能源设备与自然保护项目均在形成结构性需求。对于在当地运营的中资企业而言,将 ESG、绿色供应链与社会责任纳入战略,已从“加分项”变成“进入门槛”。
图5 重点投资方向
Part 05
区域布局
差异化战略与总部经济
随着绿色转型与供应链重构同步推进,中资企业在拉美的空间布局呈现更清晰的结构化分工。
巴西
“资源+市场”,合作空间持续扩张
依托庞大经济体量、多元金融体系与资源禀赋,中巴在农业科技、可再生能源、制氢等产业有深度协同空间,成为中资企业布局南美的核心锚点。
智利
“制度型吸引力”路线,监管要求更高
智利具备开放的制度环境、高素质劳动力及明确的绿色政策,但环保与矿业监管标准严格,对投资者的合规能力与透明度要求更高。
秘鲁
借港口与矿业优势强化“物流+资源”
钱凯港的启用为中拉贸易提供新航道,叠加秘鲁在矿业与金融科技领域的合作空间,使其成为中资企业重点关注的增长点。
墨西哥
供应链核心枢纽,制造业外溢加速
墨西哥外汇储备升至 2288 亿美元,FDI 增长明显。依托紧邻美国的地理优势,大量亚洲制造企业(含台资)已开始在当地设厂,带动电子、汽配、家电等配套链条快速发展。
图6 各国投资优势与重点领域
结语
从哥伦比亚的波哥大,到秘鲁的钱凯港,中资企业的身影已随处可见。
这片距离中国最遥远的大陆,正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拥抱来自东方的投资与技术。随着全球供应链格局重构,拉美不仅成为中资企业“出海”的重要目的地,更是连接南北半球市场、优化全球资源配给的战略枢纽。
对于有远见的中国企业家来说,拉丁美洲已不再是地图上的一个遥远概念,而是企业全球化布局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拉美各国积极推进的能源转型和新型工业化进程,更为中资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增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