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本文详述了埃塞选线规范第1章选线应用范围及设计流程,以及第2章走廊带的选择等内容,并与相对应的中国规范进行了对比。

2选线应用范围及设计流程

2.1选线研究的定义及范围

选线规范中,路线的确定分为4歩,分别为项目的确定、走廊带的确认、走廊带中路线方案的确认以及推荐方案的选择,具体流程图如图1。

 

其中,ERA负责的流程有“道路等级、设计原则确定、路网研究、走廊带方案研究、走廊带的选择以及正式批复”。监理咨询公司负责其他流程。具体的工作步骤如下:

(1)方案确认:根据沿线的战略、经济、社会村镇流动性等原则确认其建设的必要性,确定路线重要控制点、必经点及走廊带方案。

(2)路线选择:提供多个路线选项,通过内业和现场踏勘研究对比其里程、造价、稳定性、地质灾害、环境及社会评价、初步经济分析。并给出推荐方案。

(3)工程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对推荐方案的初步设计及经济分析,包括交通量的研究及经济可行性和收益率。

(4)详细图设计:包括路线线形几何设计、排水、地质灾害控制、环境影响、占地征地补偿、详细的工程量清单和成本估算。

(5)施工建设:按照详细图设计图纸进行预期的施工建设。在施工过程中,时刻检查施工地形条件以确保其可行性。对任何不可预见的条件及环境影响进行重新设计。

(6)改进升级:有可能会出现局部活大范围的公路改线,可能需要重新进行预可行性研究及工程可行性研究。

(7)维护运营:对竣工项目进行维护和运营。

2.2中国规范的具体流程

结合对比,埃塞的选线具体流程方案基本符合我国的预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的研究方案内容。预可行性研究阶段路线方案研究的步骤和方法流程图如图2。

 

工程可行性阶段路线方案研究的步骤:

(1)在预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基础上进行社会环境、建设条件和自然条件等的补充调查;

(2)在预可行性研究阶段提出的路线走向方案基础上,通过对控制路线走廊方案布设主要因素的进一步分析,拟选可能的路线走廊方案;

(3)对提出的路线走廊方案,应进行必要的实地踏勘和专业调查,并听取有关部门意见;

(4)对不同的路线走廊方案进行概略总体设计,估算工程数量,进行投资估算;

(5)通过路线走廊方案比选论证,提出推荐方案。

2.3两国流程对比

简单对比一下就是我国的流程是预可行性研究、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而埃塞俄比亚的流程是政府根据方针政策确定公路的建设、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出具选线报告、详细图设计。总体来说,我国的设计流程较复杂、公路选线的阶段性多,政府部门参与少;埃塞公路设计流程较简单,公路选线阶段性少,政府参与组织较多。

这也是由国情来确定的,比如基础资料收集,在埃塞可能很难收集到全面的交通、人口、城镇规划、水文、地质灾害等资料,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政府确定其设计公路的等级和规模是有利于项目的推动和社会发展的。

埃塞俄比亚的公路设计项目,选线报告的内容十分重要,这是中国设计阶段中没有的。该规范在第4章详细介绍了选线报告的要求和原则。同时,详细图设计虽然可以用于施工,但是和中国的施工图设计的组成及深度略有不同。

中国规范的要求设计人员前期的选线定线工作更加深入,尽可能避免了后期的改线变更,也尽可能的提前控制住施工造价,而设计阶段也往往随着施工图的批复结束而进入了尾声。

埃塞俄比亚的设计步骤中,详细图批复开始施工后,依旧变更频繁,设计阶段贯穿施工始终,很多项目都是边设计边施工。中国的设计流程优点就是成本控制严格,项目变更少,设计阶段明确,人员投入及设计计划周期安排更易于掌握。埃塞俄比亚的设计流程优点在于方案制定灵活,变更方便,设计人员时刻跟踪现场,对于没有探明的情况及时更改。但是对于设计周期及成本的控制就比中国项目困难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