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中国建筑“走出去”带来了新的机遇,对外承包工程数量多,总额高。同时,由于涉及的 60 多个国家,语言繁多,对具有建筑专业知识的外语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本文在回顾“一带一路”提出后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中国建筑业“走出去”亟需的外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的背景出发,对该工作的重要的现实战略意义和具体培养的模式途径进行探讨,从而为中国建筑业“走出去”战略的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一些可行的思考和建议。

引言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建筑业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建设,不仅实现了工程量的稳步增加,同时,“中国设计”也在世界建筑业的舞台上不断展现着“中国智慧”。进入新时代,中国建筑业有了更多的机遇的同时,也承担着更大的责任,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在“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和设计单位对精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显得愈加迫切。本文将在现有的人才培养的背景、意义研究的基础上,对如何通过国际化的教育理念,多元的培养模式和路径,提升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更好地为国家发展服务做总结和探讨。

1、“一带一 路 ”为中国建筑业 “走出去”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1 “一带一路”促进设施沟通,建筑业发展迅速

2013 年 9 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同年 10月,提出了共同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涉及 60 多个国家、44 亿人口的“一带一路”以经济发展为第一要义,推进“一带一路”,在于“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沟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的 5 年多的时间里,成果丰硕,作为促进设施沟通的重要力量的中国建筑业,也因此收获了更大的机遇。根据商务部的数据,截至 2017 年底,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累计签订合同额 2.09 万亿美元,七成已经完成。2017 年 65 家中国企业国际营业额达 987.2 亿美元,占全球最大 250 家国际承包商总国际营业额的超过二成。2013- 2017 年,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累计近 3 629.9 亿美元,完成营业额累计 2 307.6 亿美元,分别占同期总额的50.5%和 47.9%。这些数字表明,中国建筑业的工程体量不断扩大,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开展,中国建筑业的合作伙伴“朋友圈”也遍及世界更多国家和地区,“中国建设”已然成为国际工程市场上的可靠品牌。

此外,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发布的《“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发展指数分析报告(2018)》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 年“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发展总指数跃升至 124,较上年提升11 个点;其中国际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增速继续提升,项目数量与合同金额显著增长,成为拉动总指数跃升的关键因素。

无论是央企、国企以及民企,“走出去”的主要合作方式包括参与政府的援建项目或者是在国际投标中获得项目。许多建筑公司都实施了“大海外”战略,如“山西建投”于 2017 年的海外施工项目有31 个,在过去 20 多年中,与东南亚、非洲、南美洲等多个地区进行了合作项目,其承建的中国援建卡梅隆雅温得体育馆项目还荣膺首批境外工程国家建筑工程“鲁班奖”。再如,上海建工承建的赞比亚卢萨卡体育场入选 2014 年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境外工程);蒙古乌兰巴托体育馆被蒙古政府评为“最佳优秀建筑”等,足见建筑公司的海外项目的影响力日益显现。

同时,中国建筑设计企业也在国际工程设计咨询领域中崭露头角,他们能够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即从项目前期的规划到设计、建设以及协助融资,建设完工后,提供全套装备、人力培训,开展运营的完整周期模式。创新且更加多样的运营模式,亦成为“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国建筑业“走出去”的另一个亮点。

1.2 “走出去”面临的挑战

(1)项目信息的科学管理和统筹,缺乏充分的语言人才储备。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助推下,建筑施工企业接收到的项目信息越来越繁多,这些信息很多都需要语言人才的服务,以更好更快更全面的了解、甄别有效的项目信息,为项目的竞标、筹划、进展和管理提供保障,同时,避免盲目投标,对项目风险的把控,也建立在项目信息的有效识别的基础上。然而,目前这方面的相关人才储备还不足以满足实际需求。

(2)中外标准衔接尚未具备完善的语言支持。

由于各国的建筑法规、标准有所不同,不熟悉相关的建筑法规,无论是在项目筹划阶段,还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都会产生问题,不利于项目的中外标准衔接,而“一带一路”的对外投资、技术输出和援建工程项目,恰恰是推进中外标准衔接的有力途径。目前,我国的建筑标准法规,外文版的设置还未完善。

(3)属地化管理和本土化经营还没有足够的民心相通的基础。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建筑施工项目的不断推进,属地化管理和本土化经营成为加强与境外优势企业合作,提高项目管理质量的有力举措。但必须看到,目前的海外人才,有些还不熟悉东道国的国情、民情,当地的风土人情、社交礼仪等,受到语言不通的限制,则民心难通。我国建筑施工单位派出的项目工程管理人员与当地的员工之间的交流不畅,会一定程度上妨碍项目的顺利开展,从而增加了不必要的资金成本和时间投入。

2 “走出去”需要精通外语的专业复合型人才

2.1 外语人才的语言能力的支持,为项目落地和展开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一带一路”沿线的 65 个国家,有 57 种官方语言和通用语言。在 2017 年 1 月 - 4 月,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 61 个国家新签的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达 1 862 份,新签合同额 318.5 亿美元,同比增长 2.3%。大量的新的项目,也意味着在项目的管理、实施工程中,需要相关的懂语言、懂建筑、懂法规的复合型人才的储备,来保障项目的落地与展开。

以项目合同这一方面为例。目前,“一带一路”项目建设通常使用的是 FIDIC 合同条件,对施工条件、生产设备及设计 - 建造合同条件、设计 - 采购- 施工 / 交钥匙合同条件以及合同格式都有明确的规范。一旦双方选择使用 FIDIC 合同条件,就要按照该条款国际惯例履行。因此,在合同拟定和签订的过程中,双方的洽谈必须由精通两种以上语言的外语人才的参与,并且对 FIDIC 合同非常熟悉,以规避由沟通不当引起的条款分歧,并有利于在合同中涉及的条款和细节做严格的审查,从而提高合同拟定的效率。同时,这样的外语复合型人才,对建筑企业积极规避相关法律风险,在熟悉工程所在国的法律规范的基础上,及时地做好自我保护和化解风险。此外,在建筑项目的设计环节,如何将设计的意图和细节,用双方都能理解的语言准确地传达,对新的技术的阐释、新的材料的特性的知晓,也对复合型人才的全面的文化语言素质和专业领域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大中国标准外文版翻译和宣传推广力度;到 2025 年,实现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全部有外文版。

2.2 中国建筑文化“走出去”,亟需外语人才的语言保障

中国建筑文化“走出去”,需要多语种人才。以上海建工为例,目前,上海建工已形成了多家子集团共同参与的“大海外”发展格局,并且通过几大“集群”,如建筑施工事业群、设计咨询事业群等,形成全产业链参与国际竞争。值得关注的是,上海建工旗下的园林集团在比利时、德国等国家,通过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这一文化品牌,将中国的建筑文化带到世界上更多的地方,展示中国建筑文化的独特魅力,让世界对中国的建筑文化有更加直观、全面的认识。此外,“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国建筑“走出去”,以工程项目为载体,有了精通多种语言又熟悉建筑文化的复合型人才的支持,必然会推动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建筑业之间的文化互鉴,优势互补,为合作带来更多的活力和生机。

2.3 “小语种”人才对“一带一路”建设项目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

随着“一带一路”的不断深化,“小语种”人才需求呈井喷态势。联合国工作语言(英语、俄语、汉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外,都称为非通用语种,而本文所指的“小语种”,主要指非英语作为第一外语的语言人才。截至 2016 年,全国就有 58 所大学开设了阿拉伯语专业。

目前,大部分学校的国际化教育项目,涵盖的语言主要集中在英语。事实上,“一带一路”最具吸引力的是东南亚地区,2018 年 6 月 7日,2018 年“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发展指数现实,“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合作总指数创新高,而其中,东南亚地区的吸引力最强。这主要是因为东南亚地区的人口数量大,对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需求旺盛,因此,区域内各国在建筑等领域的投资建设市场拓展和提升的空间也相应较大,这对中国建筑业而言,无疑是机遇。然而,必须看到的是,东南亚地区的国家,需要小语种语言人才,例如老挝语、印尼语、缅甸语等。

就在 2017 年 5 月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国商务部于柬埔寨公共工程与运输部签署了关于基础设施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要确保相关合作项目的落地和顺利展开,中方工程企业派出的人才中,必须包含精通柬埔寨语以及柬埔寨当地文化的“小语种”人才。

近两年,中国的部分高校也开始对“一带一路”沿线的“战略语言”做系统的培养,新增了许多“小语种”专业,如瑞典语、土耳其语、希腊语、意大利语、荷兰语、乌克兰语、印地语、匈牙利语、乌兹别克语、哈萨克语、波兰语、捷克语,以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然而,这些语言人才,对建筑行业、对工程企业未必熟悉。因此,工程企业在吸收这样的语言人才的同时,也应该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实践机会,建筑业、设计领域的实习、培训机制,不管是国内的业务开展,还是海外的项目,都要尽可能给他们锻炼和学习的机会,用实践来加强他们的专业领域知识,同时,发挥他们的语言优势,使这些人才的知识架构更加完善,在工程企业中也能有更广阔的舞台,在他们服务企业的过程中,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由于他们精通对象国的语言,在他们与对象国的工作人员的沟通中,更好地诠释我们的项目的计划安排,并将中国的建筑文化介绍给更多的人。

2018 年 6 月,第九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上,中国铁建海外部的数据显示,中国铁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业务发展较为平稳,占业务较大的是非洲,每年占海外业务的 50%以上,每年新签合同额均达到近 90 亿美元。非洲的大部分国家的官方语言是英语和法语,此外,葡萄牙语和阿拉伯语,也是部分非洲国家使用的语言。因此,培养懂得相关语言的专业人才,也尤为迫切。此外,随着上合组织的不断发展,中国建筑业和中亚国家的联系和合作,势必成为“走出去”战略展开中的重要一环,而中亚国家的官方语言和通用语言,除了俄语,还有塔吉克语、乌兹别克语、土库曼语、哈萨克语等。因此,“小语种”语言人才在中国建筑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开展的过程中,急需对这方面的人才,做一些规划,并结合不同国家的文化特征和建筑法规的特点,在培养模式和路径上做创新。

3 开展建筑国际化教育,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推进中国建筑“走出去”,培养符合国家发展要求的建筑业国际化人才,我国的诸多高校都做了积极的尝试,尤其是在国际化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积累了经验,主要的途径包括:

3.1 参与中外联合设计中国建筑“走出去”,是一种与世界各国建筑业4与学界相关学习沟通的过程,因此,在设计环节,与外国优秀的高校、团队共同工作,成为拓宽建筑业复合型人才的国际视野的有效途径之一。

如清华大学将面向国际的建筑学术思想与培养国际化建筑人才有机结合,形成了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机制。2008 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与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合作,就奥运场馆的赛后利用为主题,进行了联合设计。

3.2 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

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建筑人才,教师队伍也应该具备相应的海外学习、教学和研究经历,在指导学生的联合设计、专业课程的授课过程中,熟悉对象国语言、建筑文化、标准法规,使学生能够接受有针对性的指导,并且将课堂所学和日后的工作实践有机的结合。因此,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及语言能力,对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

3.3 建筑专业 + 语言班模式

建筑学科专业的学习与特定语言班的相结合,尤其是“小语种”班的学习,可以根据某些具体的联合设计项目开设,同时也会加强同海内外高校、设计单位的沟通与联系,丰富建筑学科专业人才的学养,提高他们的各项能力的提升。如东南大学建筑系,已有美国、瑞士、奥地利等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前来求学以及进修。

3.4 国际合作办学

建筑国际化教育,既要“走出去”,也要“请进来”,因此,与世界名校合作,通过选派优秀的学生赴海外进修,体验不同的文化氛围;邀请海外优秀的专家前来授课,进行国际联合教学;同时,还可以为各国留学生提供来华建筑专业课的学习机会。这一点,国内的很多高校都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3.5 加强校企合作

建筑企业、设计院等为学生提供实践实习机会,让学生参与设计、合同的拟定等环节的工作,在实践中,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积累建筑、法律等专业知识。同时,亲历海外项目的筹备过程,也会促进他们的专业学习,扩宽他们的研究领域,以实践促学习,为未来的工作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3.6 形式多样的展览和会议

通过举办各类学生的设计作品展览,各类专业研讨会,邀请国内外的学界专家顾问进行指导点评,鼓励学生用多种语言做作品介绍和演讲讨论,无疑是对青年建筑设计人才的语言能力和专业素质的锻炼和提升。

4 结语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建筑工程的项目,不仅仅是铺路、造桥,也是在搭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心灵相通的路与桥。“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只有语言相通,民心才能沟通,从而,才能更好地推进项目的开展。

五年来,我国的建筑业的复合型外语人才积极为“一带一路”建设服务,也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很多经验。同时,也要看到,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还需要顶层设计,既要考虑到英语、法语这样的“联合国工作语言”,也要考虑到“小语种”,考虑到“一带一路”沿线的丰富、多元的语言特点。

“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着眼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展现“大国担当”的伟大事业,中国建筑业作为我国的第二产业,肩负着光荣的使命和职责。在中国建筑“走出去”的过程中,为世界的建筑业,提供更多的优质工程和技术支持,亮出“中国建造”、“中国设计”的名片,为构筑“中国梦”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