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在地缘政治冲突、通胀高企、主要发达国家央行货币政策转向收紧等因素影响下,全球经济增长有所放缓。受美联储快速加息、全球贸易回落、避险情绪升温等因素影响,离岸美元流动性趋紧,带动美元汇率走强和国际市场融资成本快速上升。同时,国内经济也面临疫情持续反复,消费和有效投资不足、就业压力增加等多重困难,市场主体信心和活力不足,投融资需求疲软。在此背景下,中资跨境并购和国际银团市场交易规模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展望2023年,随着美联储加息预期逐步减弱、国内疫情封控措施优化和市场主体跨境投融资信心复苏,预计中资跨境并购和国际银团市场规模有望企稳回升。

一、跨境并购交易规模下降,交易呈现新的特点

(一)跨境并购交易整体规模下降。

2022年,随着通胀加剧,各国央行掀起加息潮,年内美联储七次加息425个基点,大幅增加了融资成本,削弱了全球资本市场的信心,金融机构为新发生并购交易提供融资的能力受到较大限制。同时,全球反垄断监管机构对于私募股权公司和大型科技公司的监管审查力度加大,对大型并购交易的成功实施落地形成较大阻碍。据REFINITIV统计,2022年全球并购交易金额3.6万亿美元,较上年下降38%,美国、欧洲、亚太地区全年的并购交易额分别下降了39%、39%、33%。

yY6m5dvUeu3LH2PfGnpD78gKtjJb9icS.png

数据来源:REFINITIV,Financial Times

1:全球并购交易规模(单位:万亿美元)

2022年,中国共发生“走出去”跨境并购投资846笔,交易金额399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近66.6%,出海并购投资频次和规模下降明显。“引进来”跨境并购投资413.3亿美元,交易金额较去年同期上升19.5%。

ipAd2vwDn8UrXTM1jySoePz76mxCJEqH.jpg

数据来源:Bloomberg

2:中国跨境并购交易金额和笔数(单位:亿美元;个)

(二)跨境并购新的特点和趋势。

2022年,中资跨境并购市场在整体交易规模下降的同时,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主要体现在:

一是从标的行业分布看,以高端制造、数字技术应用、大健康等为代表的新兴行业仍是2022年“走出去”跨境并购的热点。此外,“碳达峰、碳中和” 目标和路线图的明确也使得新能源成为未来中国企业跨境并购的一个重点领域。在“走出去”跨境并购的热门标的行业中,医疗健康和能源矿产行业交易规模同比增长速度较快,一方面体现了疫情背景下中资企业日益增强的对海外优质医疗健康资产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中资企业出海收购铜、锂、钴、镍等新能源相关矿产资源的需求快速增长。

二是从投资目的地看,亚洲、中东非洲和北美继续成为中企“走出去”并购投资的前三大目的地。亚洲国家中,以新加坡、澳大利亚、日本、新西兰为投资目的地的并购交易占比较高;中东非洲国家中,以沙特、以色列、阿联酋为投资目的地的并购交易占比较高;欧美国家中,美国、英国、荷兰、德国等吸引中资并购投资规模较大。

三是从并购主体看,以私募基金和投资公司为代表的财务投资人已成为跨境并购交易的主力。产业投资人主导的中资“走出去”跨境并购交易规模同比有所下降,其中,国有企业开展的跨境并购交易下降幅度较大,市场规模占比自19年以来已连续多年低于10%。

四是境内外整体监管政策持续趋严,中国企业开展跨境并购交易须遵守的合法合规要求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国家安全审查方面,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及欧盟等国层层加码,安全审查的时长及审批结果不确定性大幅上升,特别是在半导体、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高科技行业,多比中资企业发起的跨境并购交易遭到欧美监管部门否决。另一方面,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对反垄断领域的审查政策也逐步趋严,欧盟多国出台了新的反垄断法律,防止大型科技公司收购潜在的新兴竞争对手;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规范重点领域竞争行为、防止资本无序扩张、防止“掐尖式并购”等方面持续加强监管力度;中国财政部对国有企业境外投资财务管理也出台了新的要求。

二、国际银团市场规模整体下降,细分产品分化明显

(一)国际银团市场规模整体下降近两成。

2022年,全球市场银团贷款规模4.7万亿美元,同比下降16%,主要受融资成本上升和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影响。一方面,美国通胀高企导致美联储快速加息,引发国际市场融资基准利率快速上行;另一方面,俄乌冲突及其带来的一系列地缘政治影响使得全球融资信用利差全面升高。分行业看,医疗、科技、通讯、消费等行业下降幅度较大,基础设施、能源、金融行业降幅相对较低。从用途看,用于收购、过桥融资的银团规模下降较大,同比分别下降34%和31%,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挂钩银团降幅较低。

l6e4Y1gQjM0LzrmVkOtP8wRdiCUBuhv9.png

数据来源:BLOOMBERG

3:全球银团贷款交易规模(单位:万亿美元)

另一方面,在美联储步入加息周期的同时,我国在稳增目标和政策靠前发力要求下两次降息,形成了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场景,导致中美利差深度倒挂,人民币汇率快速贬值。在此背景下,中资企业在境外筹组银团的价格优势反转,融资意愿大幅减弱。2022年,中资企业国际银团市场交易规模206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与全球银团市场整体下行的趋势基本保持一致。

ZJcY7jKb2d35QtLrwFgsRMeyHp0oAO8h.png

数据来源:BLOOMBERG

4:中资企业国际银团贷款交易规模(单位:亿元)

从中资借款人行业看,制造业、金融业、大消费、技术、公用事业等排名居前;从借款用途看,再融资、资本支出、一般公司用途、补充运营资金等排名靠前;从融资利差看,2022年中资银团平均到期利差为169bps,较上年同期下降13bps。

Z8qBQfMGXcolweT5vnkYR6jJsxNWg3zH.jpg

8RJE7YAKgwyV6ozZSP9r1tnpe5XCDlI3.jpg

数据来源:BLOOMBERG

5:中资企业国际银团贷款行业和用途(单位:亿美元)

(二)可持续发展挂钩和人民币国际银团逆势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双碳”背景下,可持续发展挂钩银团贷款越来越受到中资企业的重视。据彭博统计,2022年中资企业共筹组可持续发展挂钩国际银团38笔,累计融资金额204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270%。此外,随着境内人民币融资成本优势凸显,以及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持续推进,中资企业筹组的以人民币计价的国际银团规模同比小幅增长。

政策环境方面,央行和外管局于2022年初颁布的《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外贷款业务有关事宜的规定》(银发〔2022〕27号,以下简称“新规”)已于3月1日生效,旨在支持和统一规范境内银行开展境外贷款业务,促进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同时以风险防范为导向将银行境外贷款业务跨境资金流动纳入宏观审慎管理政策框架。新规的正式出台,为境内银行境外贷款业务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一是有利于境内银行营销拓展境外增量客户,从传统的境内工程和贸易项下“走出去”项目客户拓展到中资企业控股和参股的境外子公司,以及与中国有贸易和投资往来的《财富》世界五百强、《福布斯》世界两千强外资客户,并以融资为切入点带动账户开立、资金托管、全球现金管理等配套金融服务;二是有利于对标国际规则和先进同业实践,在符合境内外各项监管制度的前提下,着力在杠杆收购贷款、无追索权项目贷款、结构化贷款、可循环额度贷款、可持续挂钩贷款等细分领域创新境外贷款产品品种,并在银团牵头筹组、投融资财务顾问、公开市场融资等方面为客户提供专业支持,逐步形成完善融资+融智的全方位跨境融资服务体系;三是有利于优化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配置。在全球经济复苏趋势逐步明朗的背景下,有选择地适当配置海外优质信贷资产,有助于境内商业银行开拓境外蓝海市场,优化全球资产结构,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获得更加稳健的回报。另一方面,新规关于境外贷款用途、资金流向和尽调的要求体现了监管部门提倡境内银行做“真”做“实”境外贷款的导向,也对境内银行跨境展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市场展望

展望2023年,随着美联储加息预期逐步减弱、国内疫情封控措施优化和市场主体跨境投融资信心复苏,预计跨境并购和国际银团市场规模有望企稳回升。

(一)跨境并购。

展望2023年,随着疫情封控措施的逐步优化,预计对外投资并购需求将有所上升,全年跨境并购交易规模有望止跌回升。一方面,中国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和的步伐不会停滞,未来将持续促进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另一方面,欧美等发达国家保护主义抬头之势愈演愈烈,对中资企业在能源、技术、知识产权等领域的投资和并购限制有进一步趋严和扩散趋势,可能对中国企业跨境并购带来负面影响。从市场发展方向看,下一步跨境并购市场可能呈现出以下特点:

1.内外需求动力依旧。

以GDP占比衡量,中国的跨境并购交易量仅为日本的一半,美国的三分之一左右,未来上升空间仍然较大。一方面,中国企业通过海外收购获得境外优质品牌、渠道、客户及技术的动力仍然强劲,“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也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投资并购提供了广阔舞台,同时,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方面的经验越来越丰富,在制定投资计划、尽职调查以及并购后整合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也不断提升。2022年各类资产的估值在经历了一波下降,为中资战略买家利用价格低廉时机提供了较好的收购机会。

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经受住疫情的考验,国内市场在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和消费升级的进程中蕴含巨大的市场机遇,中国对外商投资的促进和保护制度机制也不断完善,“重仓中国”越来越成为外资企业和投资者的共识,通过投资并购中国企业和资产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的动力预计也有望持续提升。

2.并购方向趋于多元。

受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中资企业跨境并购的行业分布、投资区域等方面预计将有所优化调整。围绕产业升级、先进制造、消费升级以及国际产能合作领域的交易仍将是跨境并购的重点,TMT、高端制造、医疗健康、消费、能源矿产等领域的交易预计将较为活跃。由于交易不确定性显著提升,欧美地区的芯片半导体、高科技、通信、基础设施等关键行业和领域的跨境并购交易增速预计将延续近年来整体下降的趋势。亚太新兴国家、“一带一路”沿线等国家的跨境并购交易活跃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3.并购主体和并购方式创新方兴未艾。

在境内外监管日益趋严的背景下,私募股权基金和投资公司在跨境并购交易中的主导地位有望持续增强,不谋求获得控制的参股型并购在跨境并购交易中的占比预计将持续提升。从并购融资市场的发展趋势看,传统的由央企国企主导的、基于并购方主体信用的并购融资增长空间相对有限,且中资银行在此领域已深耕多年,竟争早已趋于白热化。优质民营企业、私募股权基金和投资公司主导的并购融资越来越成为“蓝海”市场,亟需中资银行根据市场的最新变化创新融资模式,更好地为跨境并购交易提供融资支持。一是明确融资策略。在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前提下,加大力度支持头部中资民营企业、私募股权基金和投资公司主导的大型跨境并购交易;二是创新结构化并购融资安排。结合民企和私募股权机构特点,优化银行对这两类客户的准入门槛、授信评级流程和审查审批标准,择优支持基于标的资产信用的并购融资,降低对主体信用的过度依赖;三是创新多元化融资方式。整合集团境内外牌照资源,综合运用境外贷款、跨境担保、跨境银团、并购基金、股权直投、境内外发债等投贷债产品为跨境并购交易提供融资,更好地满足客户差异化的直接和间接融资需求;四是以顾问服务拉动融资,为跨境并购客户提供涵盖交易撮合、方案设计、尽职调查、竞标谈判、标的交割、后续整合等在内的全周期、一揽子并购交易解决服务,逐步实现顾问和融资双轮驱动。

(二)国际银团。

2023年,面对宏观经济及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国际银团贷款市场预计将挑战与机遇并存。

一是利率中枢上移对银团市场提出挑战。2022年全球货币市场利率将伴随货币政策调整逐步抬升,流动性整体收缩,影响企业融资策略和意愿。虽然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于23年中停止加息步伐,但考虑到美国通胀率仍处于历史高位,利率水平能否快速下行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二是经济转型复苏驱动相关行业需求上扬,绿色及可持续国际银团规模将持续攀升,亚太市场潜力有望进一步释放。全球清洁能源转型涉及相关行业拉动的公司融资、项目建设及投资并购类型的银团贷款需求均有望稳步增长。在主要国家政策支持、主流银行强调扩大可持续投融资规模的背景下,可持续发展挂钩银团引领的全球绿色及可持续融资前景持续看好。

三是银团市场数字化转型热度提升。疫情常态化加速了银团融资市场运作方式的数字化转型。LMA开展的金融科技相关市场调研显示,银团市场对文档自动化和电子协作平台兴趣日益增加,数字化解决方案重要性日益凸显,数字化转型将会成为后续银团市场创新发展方向。

2023年,立足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资商业银行应着力提升项目甄别以及融资结构设计能力,把握国际银团业务发展机遇,助力中资企业“走出去”提质增效。业务机遇方面,一是中资借款人离岸再融资叙作,充分利用客户关系基础及综合服务能力优势,把握加息前业务窗口期,争取牵头地位。二是聚焦重点领域跨境并购融资需求,支持优质中资企业“走出去”在科技、原材料以及新能源等国家支持及市场热门领域开展投资并购。三是畅通中资企业境外绿色及可持续银团融资渠道,灵活运用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等多元化工具,服务中资企业低碳转型。四是支持清洁能源领域为为代表的中资企业“走出去”项目投资及承包工程拉动的银团融资需求,其中可重点关注东南亚等热点地域,聚焦清洁能源为主的关键行业、拣选选择经济和环境效益好、可融资性强的项目,积极开展对外工程承包服务出口项下的跨境人民币银团业务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