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好的财务尽职调查报告应当是一气呵成,完成的时间控制在5个小时以内。

(一)财务尽职调查的目的

在写尽职调查报告之前,需要理解财务尽职调查的目的。

我认为,从财务的角度,用财务的思维,控制股权投资的风险、发现项目企业的价值是其根本目的。

财务思维带有一个天然属性——客观,用数字、用事实说话。

财务视角下股权投资的风险体现在:

1、财务数据造假,即财务报表反映的数据不是企业经营的客观事实;

2、资产质量欠佳,也可称为“虚胖”。投资的第一原则是投资本金的安全,我们需要假设极端情况下——项目企业运营出现问题,它还剩下什么,可以通过什么途径拿回本金。

如果我们能确实把好这两关,就守住了底线,然后再来看发现价值。财务视角下的发现价值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财务数据支持公司的核心价值,举几个例子

(1)标的公司认为产品/服务很“牛”,体现在数据上可以看毛利率高不高

(2)认为议价能力强,可以看应收账款多不多

(3)认为技术很好,可以看退货多不多,重复购买率怎么样

(4)认为市场很好,直接体现在营收规模的增长上

2、对于多次募资的项目而言,财务数据支持公司的战略规划

假设公司与20X6年募资1亿元,其时募投项目为A产品的研发、营销网络的建设等

尽调时我们应当评估A产品的进展,产生了何种效益;营销网络建设的具体情况,可体现在渠道、网点、新开拓的客户等。

一方面是分析拿钱做了什么事,产生了什么效益;另一方面是站在现时的时点来分析当时的战略规划是否确实具备前瞻性。

3、整体财务状况支持公司进入资本市场的程度。

我们应该总是根据公司的特点提炼出所对应的财务数据,并进行相互印证,这也就是发现价值的过程。

(二)财务尽职调查报告的基本框架(以公司报告为例)

我们的报告分为六大部分:

1、主要风险提示,这是报告的核心,财务思维的属性决定了看待问题的角度

2、财务尽调说明及财务主体的尽调,这里的核心是让我们了解公司是干什么的,外部环境如何,并用财务的语言表述出来

3、财务状况分析,这是报告的精华,这是财务思维发现价值的部分

4、财务规范性分析,这依然是财务思维发现价值的部分

5、盈利预测与估值

6、财务尽调的结论与投资建议

从报告框架看,其逻辑性体现在,第一章节风险提示部分其实是抛出问题,第二章节是了解公司,第三、四章节是分析及论述问题,第五、六章节是结论。

总体遵循的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撰写报告的一些逻辑思维及示例

1、我们应该如何在报告中描述财务造假风险?

如果通过尽调,我们并没有确切

的证据说明这个企业是造假的,能够合理相信财务数据客观反映了公司的经营情况,则可以直接表述为公司财务造假的风险小。

如果我们没有确切证据,但根据经验、结合企业特点,认为错报的风险较高,则应表述为:

有限的证据核查未发现具体造假行为,但存在以下几个风险特征:

(1)财务经理频繁更换(公司整体)

(2)期末出货量大,且经销商居多(具体行为)

(3)收入确认政策对具体收入的确认弹性大(会计政策的应用)

(4)应收账款的增幅显著高于营业收入的增幅,且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财务报表科目)

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我们总是可以从公司整体、具体行为、会计政策、财务报表项目这几个层面来进行总结,以供报告阅读者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2、描述公司账上现金是否充足

这是一个问答题,在回答是或者不是的时候应该进一步思考这个问题隐含的含义

(1)是否是已经到了无法维持的阶段

(2)需要多少资金能解决什么问题

因此,可以这样回答:截止X年X月X日,公司账面可自由支配现金为XX(这是陈述事实);公司未来半年内需要偿付的贷款为XX(短期贷款是流动性最高的风险);每月的固定现金支出为XX;因此,正常情况下短期内存在/不存在现金短缺的风险

3、描述公司的商业模式

在了解公司的基本情况下,应该用财务的语言描述公司的商业模式,实际上也是对供公司财务模型的简要说明。

以某制造企业为例,可以有如下描述:

公司向上游供应商购买核心材料XX,辅料XX等经过XX等工序,形成最终产成品,以经销的方式销售给全国各地的客户。(用简短的话语描述出采购、生产、销售过程)

公司的收入即为销售产品获得,毛利率在XX,费用主要体现在XX,占收入的比约为XX,净利润率为XX(向报告阅读者阐述利润的来源)。

(四)总结

财务尽职调查报告是供他人阅读,阅读者还会根据报告内容做出投资决策的思考,报告撰写人应当在客观阐述的同时,给阅读者更多的启示,毕竟财务尽职调查人员才是去过现场,相对了解企业的人。

我认为一份好的财务尽职调查报告应有以下特点

1、旗帜鲜明的观点。写作方式可遵循提出观点,阐明现象,行为分析,延伸思考的模式。

2、强阅读性。事先做好各项基础后,报告撰写应当一气呵成,且格式美观。

3、重点突出。通过对公司的现场调研,总能提炼出该公司的重点问题,并进行阐述。我们应该把绝大部分时间花在对重点问题的提炼上,这才是尽职调查最有魅力、最优价值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