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孟加拉国是首个响应“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南亚国家,也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沿线重要国家。由于电力领域基础设施不足,在经济快速增长造成电力需求攀升的形势下,电力供应存在缺口,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也影响了民众生活质量。近年来,“一带一路”电力合作项目发展迅速,为改变孟加拉国的落后面貌作出巨大贡献。中资企业在孟加拉国开展电力投资机遇与挑战并存,应慎重决策、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化解风险、实现共赢。

国别概况

孟加拉国位于南亚次大陆,南临世界最大海湾孟加拉湾,连接中国、印度和东盟三大经济体,区位优势明显。孟人口约1.7亿,位居世界第八。消费市场广阔,劳动力资源丰富,纺织业发达,多年保持世界第二大成衣出口国。

中孟是传统友好邻邦。两国自1975年建交以来,双边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合作领域不断扩大,2024年7月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国连续13年保持孟加拉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孟加拉国也是中国重要的工程承包和投资市场。

电力市场

一、电力现状

根据孟加拉国电力发展委员会(BPDB)年报数据,截至2024年6月,孟加拉国电力总装机为28098MW,以燃气和燃油为主。其中水电230MW,约占0.82%;燃气12411MW,约占44.28%;燃油7068MW,约占25.16%;燃煤5108MW,约占18.18%;光伏和风电595MW,约占2.12%;电力进口2656MW,约占9.45%。

二、电网情况

截至2024年6月,孟加拉国共有输电线路15624.4km,其中400kV线路2496.8km,230kV线路4263.5km,132kV线路8864.1km;变电站容量共66869MVA,其中400kV变电站1座,400/230kV变电站8座,400/132kV变电站4座。

三、电力规划与发展潜力

为满足逐渐增长的电力需求,孟加拉国制定了电力发展规划,包括逐步淘汰重污染的燃油发电、降低燃气发电比重、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扩建和升级输配电系统、吸引私人发电商参与、从邻国进口电力以及提高能源效率和节能等。

2024年孟加拉国新增电力装机3835MW,电力总装机达到28098MW,此外约有9543MW的新发电容量正处于在建阶段,将在2030年前加入国家电网,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

当前,孟加拉国已实现100%电力覆盖,是南亚地区第一个实现全国通电的国家,但人均用电量仍远低于周边的印度和斯里兰卡等国。因此,为满足人口和经济增长需求,保障能源稳定供应,提升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仍是孟政府的重要任务,发、输、配电等方面仍需大量投资。

四、电力主管机构

1.电力部

全名为电力、能源和矿产资源部(MPEMR),主要负责制定和解释发、输、配电相关政策,处理能源项目所涉事项。它还负责管理燃料的进口、分配、勘探、开采、定价和其他政策制定等。

2.电力发展委员会

孟加拉国电力发展委员会(BPDB)是孟加拉国电力部下属机构,是孟加拉国各类电站的主要购电方。自1972年孟加拉国独立后,BPDB便作为一个公共部门成立,旨在促进该国的电力发展。BPDB负责规划和发展孟加拉国电力基础设施,并运营该国大部分的发电项目和城市地区的配电项目。

3.国家电网公司

孟加拉国家电网公司(PGCB)是BPDB的子公司,也是唯一负责运营孟加拉国输电网络的公共部门。自1996年成立以来,PGCB一直在扩大输电网络系统,逐步加强电网建设能力。

PGCB下属的电力调度中心(NLDC)负责孟加拉国境内电站的电力负荷调度,其记录的调度数据为购电方核算电站可利用率的重要依据。

电力投资情况

一、总体情况

孟加拉国缺乏煤炭等矿产,电力领域基础设施不足,电力供应存在缺口,停电现象经常发生。除BPDB控股和参股若干电站外,近年来孟加拉国政府积极吸引外资参与电站投资,来自中国、日本、印度的多家企业均参与了孟加拉国电站投资与建设。

二、中资企业投资情况

近年来,中资企业在孟加拉国电站投资与建设中表现活跃,主要参与投资的电站有:中国机械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和孟加拉国西北电力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的帕亚拉2×660MW电站,是“一带一路”沿线重点项目,于2021年进入商业运营;北方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与孟加拉国乡村电力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的博杜阿卡利2×660MW电站,当前正在商业运营调试中;中国电建集团海外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巴瑞萨307MW电站,已于2023年商业运营;山东电建三公司参股投资的艾萨拉姆2×660MW电站,已于2023年商业运营;中国华电海外投资有限公司投资的迈门辛50MW光伏项目,已于2020年商业运营;中国国家电投集团五凌电力有限公司投资开发的科克斯巴扎尔66MW风电项目,已于2023年商业运营;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标了3000吨垃圾发电项目,目前已进入融资阶段等。此外,中铁、正泰等中资企业也正在开发孟加拉国的光伏项目。

除了电站投资与建设,中资企业还承建了孟加拉国变电站和输电线路的新建、扩建、升级、改造等工程,有效改善了孟加拉国电网现状,助力其实现稳定运行及传输降损目标。

电力投资主要风险

一、土地风险

孟加拉国是典型的土地私有制国家。由于人口众多,导致土地资源极其匮乏,且多为低洼地,工业用地紧张,近年来土地价格涨幅较大。孟加拉国项目用地权属情况通常较为复杂,同一块土地可能涉及多方权利人宣称拥有所有权,不健全的法律体系和土地转让流程导致项目征地难度大、耗时长、费用不可控,进而影响项目的实施进度和成本。

二、电费回收风险

电费回收风险是指独立发电商在销售电力给购电方后无法及时、足额收回电费,从而导致项目前期投资无法回收,严重时甚至有项目整体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当前,电费回收风险成已为孟加拉国独立发电商在运营阶段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电费账单普遍延期为5—6个月左右,对企业现金流和日常经营产生影响。

三、项目开发权风险

2024年8月,孟加拉国临时政府宣誓就职。针对能源和电力行业,临时政府决定重新审查此前申报的能源项目,暂停所有正在进行的电力和油气项目的谈判、评标和采购工作,涉及多个包括中资企业正在开发的燃气、风电和光伏项目。2024年9月,孟加拉国电力发展委员会暂停了78个正在开发的发电项目,总规模约15168MW,并将重新对这些项目进行公开和竞争性招标。因此,项目开发权风险应予以充分重视。

四、权证许可风险

孟加拉国对电力项目管理严格。在电力项目的开发、建设和运营阶段,需要办理的权证和许可名目繁多,涉及环评、税收、安全、特种设备及人员管理等多方面,审批涉及多个管理部门。此外,通常这些权证许可有效期较短,需要每年定期更新,办理和更新的批复时间与成本不可控,应予以高度重视。

五、汇兑与汇率风险

孟加拉国实施严格的外汇管制,国际援助是其外汇储备的重要来源。截至2024年底,孟外汇储备总额约为200亿美元,相较2022年底降低一半。由于外汇储备的下降,导致孟加拉国银行市场可用外汇不足,央行对企业的各项美元付汇进行严格审批,对企业的日常经营产生影响。

截至2024年底,孟加拉国官方汇率为122塔卡兑1美元,而流通市场汇率一度跌破127,相较2024年初跌幅超过10%。当地币的持续贬值,对独立发电商收回当地币电费后无法及时汇兑的部分和当地币应收账款带来较大影响,对美元债务的还本付息带来一定压力,也极大侵蚀了独立发电商的利润。

思考与建议

尽管当前阶段的孟加拉国电力投资存在诸多风险,但从中长期看,得益于:一是孟加拉国广阔的人口消费空间和大量的年轻受教育劳动力资源红利;二是孟加拉国历届政府在中、印、美大国之间的政治平衡和战略位置;三是新政府大力发展经济、创造就业岗位、注重打造相对公平的社会环境和营商环境的发展决心。因此,孟加拉国经济发展和电力投资机会仍然长期看好。

中资企业到孟加拉国开展电力投资,重点有以下建议。

一、选择强有力的当地股东合作

中资企业在孟加拉国开展电力投资,建议选择强有力的当地股东合作,特别是拥有国资背景的当地股东,借助当地股东拥有的资源优势和社会地位,在项目开发、建设,特别是运营阶段,发挥重要的沟通协调作用。

二、高度重视电力营销与电费回收工作

应设立专业的电力营销团队,配备中方专业骨干人员及当地属地化高端人才,专业涵盖技术、商务及法律等,把电力营销与电费回收作为第一要务,积极与多方沟通协调,最大限度压缩电费支付账期,确保项目现金流充足。

三、重点关注汇兑风险

应重点关注当地币汇兑风险,项目电价机制应尽可能设计为美元计价、当地币结算,且包含汇率和CPI调整机制;选择实力强大、美元充足、有外汇揽存能力的当地银行作为开户行,收到的当地币电费应及时采取多种渠道兑换成美元、欧元或人民币等保值率高的货币。

四、注重高端属地化人才培养

由于属地化人才在语言、文化、思维等方面的本土化优势,他们更懂得当地政府机构的办事原则和处理方式。因此,应注重高端属地化人才培养,逐步推进电站运维及经营方面的属地化管理,为企业与孟加拉国各级机构的沟通和商务合作提供有力支持,在电力营销、证照许可办理、商务管理、法律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孟加拉国是一个充满商机和挑战的新兴市场,中资企业在孟开展电力投资时,应对当地市场做好充分调研评估,主动融入当地社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带动当地就业和经济发展,争取孟政府部门和民众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