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家概况

蒙古国地处东北亚,东、南、西三面同中国接壤,北部同俄罗斯相邻。蒙古国地广人稀,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低的国家之一,约每平方公里2人。蒙古国人口的约80%为喀尔喀蒙古族,其他民族还有哈萨克族、杜尔伯族等少数民族。蒙古国居民主要信奉喇嘛教,根据《国家与寺庙关系法》,喇嘛教为国教。此外,部分居民信奉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等。

近年来,蒙古人口增长较快,截至2020年底,蒙古全国人口净增长率1.8%,总人口共计340万人,现有人口中约70%为35岁以下的年轻人。蒙古国人口分布较不均衡,全国近半数人口居住在首都乌兰巴托市,其他主要人口集中城市还包括达尔汗、额尔登特等。

二、政治现状

蒙古国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进行民主改革,现为民主议会制国家,政局整体稳定。但总统与大呼拉尔之间的矛盾、派系冲突等影响各类政策的连续性。

三、经济现状

蒙古国矿产资源丰富,煤炭、铜、金等矿产品储量居世界前列。近年来,蒙古国依靠矿业开发和矿产品出口,实现较快发展,有一定的经济发展前景,其中对外贸易是拉动蒙古国整体经济的重要力量。

蒙古国部分大矿储量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受制于地质勘探方面缺乏专业队伍、技术装备落后,地质勘探水平总体较低。同时,由于基础设施较为落后,水电资源匮乏,很大程度上也制约了矿产业的发展。

同时,蒙古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矿业,统计数据显示,蒙古国超过80%的外资都投入矿业领域。由于经济对外依存度较高,因此,经济发展容易受国际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

2020年,蒙古国与世界146个国家和地区贸易总额为129亿美元,同比减少6.4%。其中,出口总额76亿美元,同比减少0.6%;进口总额53亿美元,同比减少13.6%。贸易顺差23亿美元。

四、对华关系

蒙古国是最早同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之一,当前中蒙两国关系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达到历史最好水平。2019年是中蒙两国建交70周年,双方高层交往频繁。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蒙古国总统巴特图勒嘎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两国领导人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

中蒙两国经济互补性强,经贸合作潜力巨大。长期以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两国经贸合作按照矿产资源、基础设施、金融合作“三位一体、统筹推进”的总体思路顺利开展。中方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得到蒙方积极响应,双方已就加快对接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蒙古国“发展之路”战略达成重要共识,为两国经贸合作创造了新机遇。

2020年,蒙对华贸易总额74亿美元,占蒙同期外贸总额的57.5%。其中,对华出口贸易总额54.9亿美元,同比减少19.15%;自华进口贸易总额19.1亿美元,同比下降7.28%。

五、吸引外资的优势

2013年9月,蒙古国通过新《投资法》,废止《战略领域外国投资协调法》,新《投资法》对外国投资者和蒙本土投资者实行统一待遇,简化企业投资注册程序,取消对外国私营投资者投资领域限制,新《投资法》的生效对吸引外资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2020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19年,蒙古国吸收外资流量为24.43亿美元;截至2019年底,蒙古国吸收外资存量为225.56亿美元。

六、值得关注的行业和领域

畜牧业是蒙古国的传统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蒙古国加工业和生活必需品的主要原料来源。受自然条件限制,目前还难以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现代化生产,随着经济发展和观念改变,该领域是否有投资机会还有待观察。

蒙古国矿产资源丰富,矿业是蒙古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占工业总产值超过70%。随着新投资法的推广,对跨境投资者有一定的吸引力。

蒙古国人少、地域辽阔,自然风貌保持良好,是世界上少数保留游牧文化的国家之一,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每年6-8月期间是蒙古国旅游旺季,旅游市场相关餐饮、住宿和配套项目有一定需求。

七、投资蒙古国的困难与挑战

随着中国“走出去”企业赴蒙古国投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中蒙两国经贸合作在取得各项成绩的同时,也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一段时期以来,蒙古国投资环境仍有诸多不足。受政治选举周期和政党轮替影响,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时有波动;政府行政效率不高;劳务签证和配额限制等,给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带来困难。

八、投资蒙古国应注意的问题

(一)蒙古国市场有限

蒙古国矿产资源丰富,但受区位和本国经济体量限制,其市场规模有限。除资源类项目外,企业在投资经营过程中应做好市场调查工作,充分了解蒙古国市场需求和容量,做好前期尽职调查工作。

(二)投资环境复杂

蒙古国法律修订频繁,中资企业到蒙古国投资,首先应该注意法律环境问题,就蒙古国的整体投资环境和相关行业法律法规进行深入调研和评估,切忌盲目从众。蒙古国注册公司手续相对简单,但退出机制繁琐。在蒙古国注册公司前,一定要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慎重决策后再启动公司的注册手续。不要找熟人或中介公司办理,以免引发争议或纠纷。中蒙合资公司发生的问题较多,且发生纠纷后很难解决,特提醒中国到蒙投资的公司或个人;与蒙方合作伙伴成立合资公司要特别慎重,注意防范风险。

(三)劳工风险较高

蒙古国存在结构性劳动力短缺,尤其是一些技术工种欠缺,同时蒙古国市场容量有限,失业率较高,给中蒙劳务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一定困难。

蒙古国为保障本国公民就业,限制外国劳工进入,实行严格的外籍劳务工作许可审批制度,企业引进外籍劳务,需要经过蒙古国多个政府部门的逐级审批后,才能办理劳动许可,并需缴纳名目繁多的费用。

蒙古国劳动保障法律不健全,对外国劳工的社保、医疗保险方面没有明确规定,蒙古国社保部门强制所有在蒙古国务工的劳务人员在蒙古国缴纳社保金,但由于中国赴蒙古国劳务多为短期劳务,无法在蒙享受后期的相关服务,因此导致企业的用工成本增加。

有报道显示,部分非正常渠道入蒙劳务人员,劳动强度高、工作时间长、加班多,环境艰苦,报酬低;生活中存在饮食、语言等诸多不便。

蒙古国社会治安问题较多,外国人被打、被偷抢案件时有发生。

(四)处理好与政府与议会的关系

蒙古国是设有总统的议会制国家,议会在国家运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各项重大决策甚至大项目都要经过议会投票通过。中国企业不仅要与蒙古国中央政府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建立良好的关系,而且要积极发展与议会的关系。中国企业要关心蒙古国政府的换届和议会选举,尤其要关心地方议会选举的情况,关心当地政府的最新经济政策走向。了解中央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的相关职责和权限范围,了解议会各专业委员会的职责和他们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

与所在辖区地方政府、国家主管部门、辖区当选议员尤其是对经济、产业和就业有影响力的议员保持沟通,报告企业发展动态和对当地经济社会所做贡献,反映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五)处理好舆情与文化风险

中资企业在蒙古国经营要充分尊重当地的文化习俗和文化禁忌,处理好与当地居民的关系。要学习当地语言并了解当地文化,了解当地文化禁忌和文化敏感问题,这是中资企业能够与当地居民建立良好关系的关键因素。企业可以聘用当地人员参与企业管理,增加当地就业。积极参与公共事业活动,回馈当地社会和民众,拉近与当地居民的距离,发展中蒙两国之间的民间友谊。

蒙古国新闻自由,经常发生对中资企业的误报或有意炒作。中资企业在重大并购、涉及敏感问题时,特别是遭遇不公正的舆论压力时,应注重宣传引导,做好预案,通过适当途径向媒体散发主导性消息,引导当地媒体进行对本企业的有利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