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本世纪初,经历多年战乱的非洲E国开始致力于国家建设。T水电项目(以下简称“T项目”)是该国举全国之力建设的国家重点项目,主体工程包括一座185米高砼双曲拱坝和地下厂房,装机规模300MW,合同金额约19亿元人民币,计划合同工期52个月。笔者所在公司是该项目承包联营体成员之一,参与项目土建。

由于前期勘探和研究工作不足等原因,项目上马显得匆忙。加之利益相关方的博弈,项目实施过程中充斥着各种争议,工期严重拖延。但通过进行有效的合同管理,项目最终实现了完美收官。

在实战中培养合同意识

T项目初期,承包商合同管理团队创新地启动了 “合同预报”机制。即在每一个自然月的最后一天,向各个管理团队发放下一个月的合同预报。就项目基准进度计划中涉及到下一个月的所有作业项,从合同条件、技术规范、资源准备、成本分析等角度,进行分解及预见性提示。

该机制最初不被各个管理团队看重,直到项目进入第一项永久工程— —永久交通洞施工环节。合同预报显示,投标报价的交通洞支护手段中,喷砼不盈利,而打锚杆是相当不错的单价。以此明确提示现场施工团队,尽可能引导现场工程师发布多打锚杆、少喷砼指令。小小的一个事项,让项目管理团队尝到了合同管理的甜头。“哦,原来这就是合同游戏呀。”一个现场带班工长的感叹,成为整个团队触摸到合同意识的开端。

记录,记录,还是记录

项目开始实施后,为了补强在合同管理方面的短板,承包商高薪聘请了西方合同专家指导相关工作。专家有句常挂嘴边的口头禅 “record, record, and record”,记录,一定是有效的记录。而评判是否有效,在于是否具有让公众信服的真实性,是否具有法律效力。记录贯穿了T项目合同管理的全过程,其价值也不断显现。

由于前期勘探不深入,项目启动后,原构想的导流洞进口天然石坎作为挡水围堰的设计无法实现,转而采取了尽可能就地取材的浆砌石围堰方案。这是一个全新的子项,没有可借用或参考的单价。承包商意识到记录至上的西方工程师不会接受国内惯常使用的定额法,所以从围堰实施伊始,各个管理团队紧密配合,对三班倒的施工日志进行了详实记录并及时签认。基于实算法和详实记录的浆砌石围堰单价远远高于按照国内定额编制出来的单价,达到了当时常规砼结构物的单价水平。面对详实的纪录,工程师完全无法反驳只能全盘接受。

由于项目设计忽略了坝肩开挖边线顶端的危岩体,承包商捕捉到了重大变更机遇,基于对施工作业面的详实记录就额外工程提出了新的单价诉求,获得了工程师的认可。

上述事项最终均汇集于本项目的一揽子友好协商中,维护了承包商的权利、保障了承包商的利益。

字斟句酌的文字游戏

T项目永久工程的业主营地,从建设之初因工程师指定而移位,从而带来了承包商的变更主张。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土石方开挖料性质的界定。根据合同相关技术规范对石方开挖料 “rock”的描述,承包商调配大型推土机,请求工程师开展了开挖料联合测试,随后书面记录了工程师的口头说明“This is rock。”,信心满满地期望着以此来为变更项目的开挖料进行定性。而工程师回函“This is rocky。”仅仅说明项目所在区域是多石区域,并非技术规范项下的石方开挖料。尽管后续联合测试再次有力地支撑了承包商的主张,但是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周。

项目实施两年后,因种种原因导致了项目整体进度全面滞后,预计的发电工期无法实现。在此背景下,本着为项目着想的出发点,承包商主动提出了赶工。查了查必备的汉英字典,似乎“speed up the progress”最能表达承包商的良好意愿。后来才学会了“accelerate”,明白了一个是主动一个是被动,一个是合同责任在我一个是合同责任不在我,也才明白了为什么大会小会上工程师都要求承包商 “speed up”。郁闷的同时,只能自我宽慰又学了一个单词。

占领道义的制高点

刚刚涉足T项目合同时,通常对有明确数字要求的条款、有关费用补偿和工期延长的条文十分关注。而对合同中一些貌似定性的说法、对定语或状语来加强描述的语句,往往因似是而非、难以把控,经常被忽视。一般的变更索赔仅仅是战术层面的操作,而那些条文和词语,则是属于战略层面的考量,也就是道义制高点。

T项目有关指定料场的变更博弈,就是一个典型案例。指定料场显现出与招标文件披露情况的巨大差异,使承包商提前预判并捕捉到了变更机会。随着剥离和补充勘探的深入,额外的大量的覆盖层开挖、大体积混合层不可避免,并新增了预筛分系统,随之带来的工序增加也不断扩大着承包商对于额外费用补偿的需求。尤其是钻探试验揭示出,指定料场的原始薄层岩石带来产出骨料的片状化问题严重,骨料面风化现象明显,对于一座超高超薄砼双曲拱坝绝对不是一个明智选项。

在双方持续近2年的合同攻防中,承包商尽管始终处于主动,在费用补偿并未明确的情况下,以保障大坝质量为出发点,主动开启3.5km备用料场以及8.5km备用料场的勘探和取样研究工作。最终,项目采用了各方都满意的8.5km料场,承包商的勤勉也获得了认可和回报。这就是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工程项目的关注。

项目虽然根据基准进度计划按期实现了截流里程碑,但自实施伊始不断暴露出来的问题,尤其是指定料场及坝肩开挖等重大变更,导致计划合同工期严重滞后。争议在所难免,何去何从成为一个重大考验。在咨询了众多国际知名合同专家后,获得比较普遍的反馈是:西方承包商在这种状况下通常会暂停现场施工。这确实是一个纯粹合同项下的选项,也可说是一个“有经验的承包商”的 “明智选择”。但是,中方承包商选择了主动赶工,并为此动用了国内总部的庞大支撑力量,提交了完备的赶工方案。

这些行动为项目最终的一揽子友好协商打下了坚实基础。资深合同专家认为,尽管在合同条文的书写和解读方面,承包商是弱势方。但是,只要工程还在继续着,没有暂停、中止乃至终止,承包商事实上是执行合同的主导方。坚守合约完成项目就是道义。对于这一点,中国承包商具有天然的比较优势。因为在中国文化基因中,“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情怀,永远是将道义放在制高点上。

任何成功的合约,都是斗争后取舍妥协的结果。国际工程合同管理流行一句口头禅 “to fight fire with fire”,也就是 “止戈为武 ”。对于可能出现的争议及其解决,本项目合同构建了几个层次。包括了几个常用的工具,工程师的咨询与决定、友好协商、争议调解委员会的建议、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UNCITRAL规则下的仲裁。

几年的项目执行过程中,各种变化层出不穷,加上利益相关方的本位主张与博弈,导致各种争议频发。承包商积攒的潜在变更索赔事项超过 200项,累积费用补偿请求约 10亿元人民币,工期补偿请求 2年。工程师则挥舞其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三板斧,亦即承包商的现场组织不健全、设备配置不合理、施工效率不高效,进行指责并甩锅。甚至动用了误期罚款大棒进行威胁,单就业主营地小小游泳池,工程师就想让业主开具4000万人民币的误期罚款。

通常来说,合约参与方没有哪一方是可以保证100%满足合同条文规定的要求。T项目没有走向仲裁,甚至也没有组建DRB,毕竟这些工具并非施舍情怀的道场,仅仅是解读现有合同条文的流程。T项目最终选择的是友好协商,这一可以修改合同条文的合法路径。

200多项PVC,全面揭示了项目实施几年中的各种变化,通过取舍的博弈和“关停并转”的操作,落脚到了8个重要事项,最终获得工期延长14.5个月,解除共计22个节点里程碑误期罚款警告及补偿费用4.99亿人民币。

项目关联方都受益才是共赢

T项目从开工、截流到下闸蓄水等各个关键节点,受到当地全民关注。顺利发电并上网输出,不仅仅是项目的成功,也是所在国走出战争阴霾、重振国民经济的开始。承包商获得了应该有的经济回报与尊重,项目核心建筑物被中国权威机构评定为境外第一座大坝项目 “鲁班奖”。同时,项目管理团队的各级中方人员,事后都被总部委以重任。西方工程师团队成功地借助延期而修改了合约,弥补了最初为获得该合约而低价中标的潜在亏损。项目关联方都获得了巨大的收益。

点点滴滴,借此向曾经一起共享项目时光的战友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