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1BeMiYnHPvjgRKV4NEZfDU0pGAksWq.jpg

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作出郑重承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党中央多次重要会议上都把碳达峰、碳中和作为国家经济能源工作的重要任务,要求全国上下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的各项工作,要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低碳经济和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将成为加剧百年大变局的助推剂,在经济、贸易、科技等多领域重塑全球竞争格局,事关我国现代化进程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本文对全球及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政策进行梳理,分析电力能源发展趋势,从而对电力工程企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建议。

双碳政策下的电力发展趋势

在发展中国家,煤炭火力发电是占比较大的电源。当前,如何实现煤炭火力发电转型是实现碳中和重要的步骤。2021年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撰文主张,到2030年,发达国家必须全面关停煤炭火力发电,到2040年,其他国家也需要全面关停煤炭火力发电。从2013年起,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陆续宣布不再支持煤电项目。截至2021年7月,据能源经济和金融分析研究所(IEEFA)统计,全球已有140余家金融机构宣布退出煤矿和/或煤电投融资。2021年9月21日,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出席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发言表明,中国将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中国在双碳目标上的决心,展现了我们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信念。

根据我国“十四五”期间严控煤炭消费和“十五五”期间减少煤炭消费的战略部署,从电力部门开始,应设置与减碳目标紧密联系的分阶段总量控制目标。在当前政策目标下,未来10年内,在可再生能源发展替代的基础上,每年电力行业排放总量减少9000万吨二氧化碳。在双碳目标下,预计2050年我国非石化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例超过90%,煤炭发电比例降至5%以下。我国要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深化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先大力发展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等各类非石化能源,打造多元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清洁能源领域将迎来最好的发展时期。

双碳政策下的电力工程行业发展机遇

在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下,全社会将加快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积极制定和践行“30·60”的责任和义务。双碳目标实现路径中,电力能源是关键环节。对于电力工程企业,尤其是以煤电开发为主营业务的电力工程企业,转型压力大,势必将倒逼企业进行业务转型和升级,将技术资源向清洁能源方向转换。转型的阵痛是痛苦的,但绿色革命给企业也将带来广阔的发展机遇,国内外可再生电力能源市场开发潜力巨大。新建可再生电力能源基础设施和既有电力设施升级改造将成为市场开发和投资主流。

一、可再生电力能源市场预期

全球可再生绿色电力能源发电量每年递增,根据国际能源组织(IEA)统计数据,202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发电产能比2019年增加40%,全世界安装超过198GW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组,其中水利发电增加43%,风力发电增加8%,太阳能光伏增长保持稳定。虽然2019年和2020年因为新冠疫情造成供应链中断和工程延误,但是许多电力工程施工并没有停止。全世界包括中国市场的水力发电、风能和光伏项目都迅速地扩张。预计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将占全球电力容量净增长的95%。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有望在2024年超过煤炭发电。

中国、美国、印度和一些欧洲国家作为可再生能源新增电能的关键市场,所占市场比重将加大,中东和拉丁美洲也将持续增长。这些市场的快速发展,将有助于更快地实现全球去碳化目标的实现。可再生能源的成本降低和各国支持政策的出台,将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强劲增长。在大多数国家,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陆上风力发电是最便宜的新增电能来源。世界各国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市场将会有更多的政策支持,可再生绿色能源电力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二、电力工程企业技术转型升级

在双碳政策的要求下,面对广阔的可再生绿色能源电力市场,传统电力工程企业要结合自身的业务专长,积极做好技术转型升级工作。新建煤炭火力发电将没有新的入场券,但是现有老旧和落后机组的维护、改造和升级将是新的业务形式,煤炭发电技术也要在双碳政策要求下逐步达峰,并且最终实现碳捕集中和达标。突破性低碳创新技术是电力行业真正实现大规模脱碳的最重要途径。

碳达峰、碳中和必须依靠技术的创新,可再生绿色能源发电领域也将持续发展进步,未来智能化的新型电力系统将是市场主流。企业专长领域必将以科技、智能为战略导向,构建专业化人员梯队,培养新型领域人才,为企业的转型升级奠定坚实保障才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双碳目标下的企业业务模式也将发生变化,在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将开展调控保护能力升级建设和电能替代节能改造。数字化相关产业链,比如智慧配电网、数字化平台、虚拟电厂和能源互联网生态圈等体系建设也将是新兴业务领域。

三、充分合理利用绿色金融资源

绿色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金融机构的助力将加快绿色发展和双碳目标的实现。国际上已有部分国家制定了专门投资绿色产业的金融政策,例如英国在2009年颁布了《贷款担保计划》,鼓励企业投资绿色产业,2012年成立全球首家由国家设立的专为绿色低碳项目融资的银行——英国绿色资源投资银行;美国在州政府的层面上开展金融支持碳减排的探索,州政府通过以财政贴息等方式为清洁能源项目提供贷款和融资;德国复兴信贷银行是德国影响力最大的政策性银行,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领域最大的融资者之一。我国金融机构也全力支持绿色减排产业发展,如国家开发银行开展绿色信贷,精准支持重点绿色领域,2021年绿色信贷余额居国内银行首位,“十四五”期间将设立总规模为5000亿元等值人民币的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专项贷款,其中2021年发放1000亿元,主要用于支持重点流域干流水电、沿海核电、平价风电和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发展。

金融资源和资本市场助力绿色低碳行业,可以同时实现多方共赢的效应,企业可以拓宽融资渠道,降低工程成本,金融机构和资本方在绿色低碳上的投资回报亦可期,电力工程企业在绿色低碳能源项目上的发展必将与绿色金融资源的助力同行。

四、积极应对业务转型风险

碳达峰、碳中和政策目标下,绿色低碳能源市场容量巨大,但是开发也面临诸多挑战,如资源和覆盖分布不平衡、低碳减排政策不明朗、新能源行业标准不统一等因素。所以企业要因地制宜,积极做好风险分析和管控,充分应对各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开展持续完善深入的市场调研,整合多方优势资源,积极协同各相关部门形成行业标准,建立适应市场标准的规章制度,更重要的是储备和培养专业人才,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