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ylhkfSjNIaZYWsuO4m6Tqd2VAcBFUHx.jpg

中国与约旦自2015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与约旦“2025愿景”发展战略对接。中国参与投资的阿拉塔特油页岩发电站项目,是中约共建“一带一路”的早期成果。双方将以2022年首届中阿峰会为契机,不断挖掘在基础设施、产能、新能源、通信等领域的合作潜力,共同关注和保障民生发展。

约旦政商环境及发展特点

一、稳定的政治与安全局势

约旦与以色列、伊拉克、巴勒斯坦、叙利亚、沙特、埃及等国相邻,古称“黎凡特”地区,在宗教、人文、政商关系上密切联通。同时,约旦也位于这个动荡地区的中心,周边叙利亚、伊拉克、巴勒斯坦多年陷入战乱,加之伊斯兰国的滋生蔓延,使约旦承受了非常大的社会压力。但约旦长期保持政局稳定,并积极收容难民,致力于促进跨界区域的合作往来,发挥着维护区域稳定的锚定作用,被称为 “中东和平绿洲 ”“稳定绿洲 ”。

据统计,该国收容了大约130万名来自周边国家的难民,约占该国总人口的12%。约旦通过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非常关注促进难民获得就业和公共服务。因此,约旦也成为全球率先倡导以“发展为重点”的难民应对模式国家之一。

约旦是中东地区具有独特地位和重要影响的国家,其稳定的政治安全局势,这对于外国投资者来说,是一个坚强保障和可靠后盾。

二、2021年经济逐渐回暖

受2011年叙利亚战争影响,约旦直到在疫情前几年经济刚刚起步复苏,尤其在2019年,中约双边贸易额创历史新高,达41.12亿美元。但在2020年爆发的全球疫情冲击下,约旦政府实施了大规模的封锁,旅游和侨汇两大收入支柱受到重挫。

2021年9月,当地政府对经济恢复和线下交流活动进行了全面的重新开放。在政府及时的财政和货币刺激,以及油价下跌导致的贸易条件改善情况下,当地经济比地区内其他国家更好地度过了此次危机。到2021年二季度,中约双边贸易明显回升,达到20.04亿美元,同比增长21.4%。根据世界银行2021年9月份统计数据,约旦年度总体GDP增速2.7%,202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为437亿美元,比同期2019年仅萎缩

1.8%。

三、重视改善营商环境

在过去的10年里,约旦的GDP增长率和就业增长率均为每年2.4%。然而当地失业率也在持续攀升,据当地统计局2021年数据显示,约旦总人口约1090万,第一季度失业率高达25%,青年失业率达到前所未有的48.1%,女性劳动力参与率为14%,处于世界最低水平。经济方面的增长跟不上该国年轻劳动力的增长。为了实现快速、有弹性的经济复苏,有效降低失业率,约旦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举措,使投资驱动的增长模式成为可能。2021年8月发布《2021-2023年经济优先项目》将投资和商业环境改革列为优先事项,并在最需要投资和创造就业的部门着力打造项目开发,广开融资渠道。尤其在基础设施投资领域,包括15所公立学校、安曼-扎尔卡公交快速路、公立医院配套光伏电站、国家地下供水管网项目、国家铁路一期、区域电力供应、伊尔彼得大市场、智能交通系统等,均被列入国家优先实施项目清单。

四、吸引大量国际援助基金

国际援助资金是约旦政府三大经济支柱之一。约旦通过吸收叙利亚、巴勒斯坦等周边国家的难民,在维护地区稳定的同时,吸引了大量来自国际社会的资金支持。主要包括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IFC)、欧洲复兴银行、美国国际开发署、日本国际协力机构、法国开发署,以及德国、荷兰、沙特等国家的援助基金。通过利用外部资金的投入,积极促进经济增长、贸易投资、私营部门竞争力,实现本国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升级。与此同时,也吸引了大批国际承包商积极参与到相关项目的竞标活动中,带动了当地工程承包市场的活跃。

自 2011年叙利亚战争以来,世界银行在约旦的投资迅速扩大,为了支持政府的改革举措,通过贷款、优惠融资和捐赠等不同模式,累计开发实施15个项目,总计约32.5亿美元,对促进新冠疫情的应对和经济复苏发挥了巨大作用。目前已经支付大约19亿美元,约58.5%,仍有近一半额度的未承诺缺口。同时,世界银行通过国际开发协会特别拨款2亿美元,设立全球减让性融资基金,以支持约旦应对叙利亚危机。这一基金已被用来涵盖10个政府部门的当地项目开发。

此外, IFC自2010年以来,在约旦投资的项目已翻倍,使其成为IFC在中东和北非地区的第二大投资主体。在过去5年中,IFC已启动5.1亿美元用于当地里程碑式的项目,包括以 Tafilawind为开端的3个风力独立发电开发项目、9个太阳能光伏项目,以及在约旦资助的最大电力项目——阿夸ACWA在扎尔卡通过 IPP模式开发的485MW CCGT项目、Baynouna太阳能项目等。截至2021年7月,IFC在约旦投资项目共计27个,其中基础设施类占比59%。

IFC与世界银行合作,支持PPP管理体制框架的现代化,与当地政府签署了《约旦项目路径发展基金》,以帮助其提升在基础设施优先建设领域的筛选、准备和实施的开发能力。IFC还在3个公私合作项目上为政府担任交易顾问:在现有的侯赛因国王大桥旁边开发一个新的过境站;为15所新学校的建设、运营、维护和最终移交建立PPP开发模型,旨在为约旦本土和叙利亚的难民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与世界银行数字团队合作,扩大约旦国家宽带网络的运营、维护和商业化。

另外,约旦还自主管理着一个多方捐赠信托基金(Multi-Donor Trust Fund,MDTF),即约旦包容性增长和经济机遇信托基金,额度为5230万美元,其中包括来自英国外交和联邦发展办公室、加拿大、德国和荷兰的捐款。MDTF为13个受援方执行和世界银行执行的赠款提供资金。

五、中约相互投资项目成为新的增长点

由于当地稳定的政商环境和“一带一路”合作深化,中约近年来不乏相互投资项目的成功案例。中国国投矿业投资阿拉伯钾肥公司(APC)并成为第一大股东,双方战略合作逐步深化。2020年,APC钾肥产销再创历史佳绩。中国香港企业投资的尊威制衣(NorthFace代工厂)成为阿拉伯世界第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企业。2021年,三峡南亚公司在资本市场与西班牙阿卡扎公司完成交割,购入其约旦和埃及的7个清洁能源项目的资产包,总装机容量达41.1万kw。约旦塔拉勒阿布格扎拉集团在中国投资生产电子产品,已行销中东地区。

约旦工程承包行业现状

2003-2021年,约旦工程承包行业的总承包额平均为1.92亿美元,在2017年达到了历史最高的3.57亿美元。2021年行业总体产值3.51亿美元,占GDP的0.8%。根据Trading Economics的全球宏观模型,约旦工程行业的GDP预计在2023年达到3.7亿美元,2024年达到3.8亿美元。

一、水务

约旦缺水现象严重,水务类项目将在未来几年成为基础设施建设中最迫切的需求。为此,约旦政府及国际基金项下的水务项目群应运而生,吸引了来自中国、德国、法国、日本及地区内众多大型国际承包商的参与。

二、电力

约旦传统电力能源类项目一般以联合循环电站、热电站偏多,主要以外国承包商建设为主。当地政府出于保护等原因,对地下电缆项目开发较少,市区随处可见老旧的架空电线线路。近几年,当地政府和私有业主对光伏、风电、固废发电等清洁能源的需求日益提升,主要通过PPP模式开发。由于约旦政府重视营商环境,对电费账单提供强有力的支付保障。因此,一些来自欧洲的IPP开发商,优选丰富的风光电资源场地(有的选址风力发电可达3000小时/年),致力于投资开发清洁能源项目,并将持有的优质资产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轻资产、快流动,取得了比预期更好的收益。

三、市政

约旦政府对公路、桥梁等市政基础设施类项目的预算多为中小规模,偏大型项目主要依靠沙特、中国等外部援助基金,多以当地承包商参与为主。

四、工业

近几年约旦政府大力支持对工业产品的出口,受益于此,阿拉伯钾肥厂APC、约旦磷酸盐矿业公司JPMC、约旦国家炼油公司、药业公司等有不少工业建筑类项目储备上马,表现活跃。

五、一般房建

除了学校、医院、场馆等公共建筑由政府发标外,商业项目表现形式主要为写字楼、商超、酒店、多层公寓、高档别墅等,承包商主要以当地企业为主。

另外,外国承包商在开展业务过程中,需要注意当地行业商协会在业内发挥的重要作用。行业协会对本土承包商的保护作用体现在:一般要求政府在国际招标文件中,明确当地承包商需参与至少20%-50%的分包比例。同时,本地承包商在专业分包合同中享受大幅的税赋减免,如分包合同所得税仅为2.5%,称为 “CutTax”。因此,中国企业需要与当地行业协会保持良好的沟通,一方面充分尊重当地的行业规则,另一方面也可通过商协会获得优质的产业链资源。

风险点

一、财税及公司注册设立

约旦是一个高度重视政府税赋和行政流程的国家。在当地开展承包业务时,需要认真研究当地税法和行业规则,避免企业因不熟悉当地财税环境,造成不必要的成本支出,甚至陷入税务和信用风险。当地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0%,销售税税率为16%,印花税为合同金额的0.6%,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0%,社保费率为21.75%(公司缴纳14.25%,个人缴纳7.5%)。

在企业工商注册流程方面,外国工程承包类企业在当地设立分支机构时,一般分为非经营性和经营性两类公司(ForeignOperation Branch Company,FOB)。FOB公司因特定工程而设立,营业范围也仅针对项目本身,其存在的有效期伴随该项目的生命周期。

中标项目后的行政开办费也是一笔不菲的开支,这一点往往在不熟悉当地环境的情况下,容易在投标预算阶段被忽视,造成成本漏洞。比如,新设经营性公司第一年需要在约旦贸工部取得营业执照、在行业协会进行注册,一次性开办费大约30万-40万元,后续会逐年递减。这些必要的注册手续,也是承包商申请施工许可办理的前提条件。据统计,约旦的建筑许可证受理量2021年9月为2474份,10月为2174份,仅是每年收缴沉淀的注册费,是财政收入的一笔可观来源。

二、当地合作伙伴的筛选

外国承包商在当地开展业务往往会面临如何选择合作伙伴的问题。当地承包商的施工资质分为综合总承包和专项资质。最高资质为综合总承包资质,处于活跃状态的有10余家。专项资质类分为公路、沥青路面、土石方、混凝土/桥梁/隧道施工、机电安装等,由高到低分为一、二、三、四不同等级。当地承包商施工能力较强,是当地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力军,有的甚至在沙特、伊拉克等区域内设有跨国分支机构。因此,他们有较高的国际化视野,非常愿意与国际大型承包商联合开发项目。

需要注意的是,约旦从事工程行业的承包商多以巴勒斯坦或周边难民的第2、3代人群为主,由于约旦政治体制的原因,这类人群很难进入政府的公有体制内系统,大多只能从事私有商业活动,因此当地承包商对自身发展有着更为迫切的需求。中资企业在选取当地合作伙伴时,一方面需要依据其资质、规模、财务、业绩、口碑等不同维度进行认真辨别,选取优质的当地合作伙伴。另一方面,在前期策划阶段,需要充分对当地人文背景、行业规则等风险事项进行着重评估,双方严格履行合作框架,以此化解潜在的边界风险。

市场开发建议

一、匹配国内优质资源,编队出海

在技术方案选择上,需要对项目本身的特点有更深刻的理解,可通过绿色技术、ESHS、新型材料应用等角度优化设计,打磨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杀手锏产品,促进国内新型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体现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赢得业主信赖。另一方面,随着对项目理解的加深,对有可能出现的工程量变更争议、设计变更争议、不可预见因素等潜在的风险,也能提前预案,有助于对风险在前期进行释放。但这需要在策划阶段,重视优质资源的布局整合工作,要有更国际化的开放视野,吸引在特定专业领域的供应商、设计院、科研院所,整合产业链条,编队出海。

二、注重终端客户体验感

阿拉伯文化中有崇尚沟通的人文特点,承包商不仅仅满足与业主的往来沟通,还需要深入调研客户终端群体。民众是使用项目的最终客户,承包商应倾听他们的真实声音和对项目的期望,根据这些接地气的建议按图索骥、有的放矢,拿出一份有温度、有情怀的方案。这有助于承包商在沟通交流中与业主、客户终端用户的高度共情,体现中国企业高度负责任的工作态度和严肃严谨的工作作风,树立大国形象。

三、提高中国品牌号召力

承包商要注重参与地区内政府或行业协会组织的论坛活动,与业主一道寻求绿色基建、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合作机遇。同时对国内先进产品进行路演,体现中国企业产业链综合开发能力,使中国企业逐渐成为区域内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形成广泛的影响力、号召力,在品牌推广方面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打造高品质资产,实现轻资产、快流动

观察某欧洲国际承包商在当地开展PPP项目的做法:选址优越,采用成本低廉的材料和设备出口,最终产品性能达标、功能齐全,形成了优质的资产持有,在资本市场可完成变现,从而释放前期资金投入,利用回笼资金到下一个目标市场另觅商机、滚动开发,实现轻资产、快流动。这种方式既避免了中长期运营中各种不可预见的风险,又可减少重资产的持有,将投资回收期大幅缩短,赢得时间成本,高效逐利,可谓一举多得。

五、积极寻求与国际组织、金融机构的合作

由于约旦政府担保条件有限,中国企业在当地不常以BOT/PPP模式开发项目。鉴于当地国际组织较多,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在约旦也已根植多年的特点,可探讨依托他们在约旦及周边地区的巨大影响力,形成捆绑合作,既可解决投资压力,吸引到最优质的外部财团,又可自然规避合规问题,实现高质量的资本撬动。

约旦与中国文化相通相近,经济结构上都曾有着同样劳务密集型的纺织业等轻工业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迅速腾飞全球有目共睹,约旦政府有意愿借鉴和学习中国先进的技术标准,当地企业也对与中国企业的合作有着高度热情。在未来,5G即将进入约旦市场,预计将于3年内覆盖50%的人口,随之而来的物联网、丝路电商也将很快在约旦全面落地。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进入约旦,两国经贸合作一定将不断拓展深化,促进更多工程建设合作项目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