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大陆一直是中资企业投资兴业的热土。过去近20年来,中国已逐渐成为对非投资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投资存量从2000年的不足5亿美元增至2018年的超过1000亿美元。

同西方国家相比,中国是后来者。中国企业在开拓非洲过程中更多是靠灵敏的嗅觉和敢拼敢闯的韧劲。一位有着资深非洲工作经历的人说,“到非洲投资建厂,西方人可能要先花上一大笔钱,用好几年时间,拿出厚厚一沓可行性分析报告,再和非洲国家商谈具体项目。而中国企业可能就三五个人,其中可能有一个会外语,飞到这个国家直接就开干。至于当地什么风险和条条框框,边干边看”。高效的投资合作方式,使中企往往能在短时间内打开市场。

跨入新世纪后,非洲的发展形势和营商环境发生很大变化。如何更好地合法合规融入当地,成为在非企业无法回避的课题。非洲50多个国家,每个国家都有特殊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文化传统,很多中企对此了解有限。要想在非洲“淘金”,仍需打破一些先入为主的误区。

误区之一,就是认为非洲国家法制不健全,不需要讲法律。事实上,非洲大多数国家都基本采用了欧美国家的法律体系,虽各有不同,但大多较为齐全,而且也在随着国家发展不断完善。像南非、卢旺达、纳米比亚、毛里求斯等投资热国,在劳工、环保、移民、税收等方面有着全面而详细的法律规定,外资企业稍有不慎就会涉嫌违法。

误区之二,以为遇事可以浑水摸鱼,破财消灾。近年来,不少非洲国家都致力于提升政府治理,加大整顿力度,打击不法行为。一些同胞还以为可以继续搞暗箱操作,结果碰得头破血流。

误区之三,对非洲国情的复杂性认识不足,习惯走“上层路线”。殊不知,不少非洲国家官员本身就更换频繁,有些具体项目背后还涉及复杂的政治、经济利益因素,风险和不确定性都很高。同样一些项目,这个地区可以做,那个地区就不行;地方说可以,中央说不行;上届政府可以,新政府就不行。

另外,非洲国家反对党、新闻媒体、非政府组织非常活跃,加之非洲国家多数实行多党选举制度,这也增加了在非投资经营的复杂性和敏感性。因此,在非中资企业既要和政府部门维持好日常关系,也要学会与各种复杂的社会群体打交道。

误区之四,就是错误的“救世主”心态,认为我们给非洲带来资金和技术,创造了就业机会,当地人就应该给我们的企业和人员超国民待遇。事实上,受历史、文化等因素影响,非洲国家一些官员和民众对外国人与外来投资态度微妙,认为这抢了当地人饭碗,造成资源流失、环境恶化等。少数媒体甚至跟随西方舆论,带着偏见紧盯中国人在非一举一动。因此一旦出现涉及中资企业和中国人的事件,很容易引发负面炒作。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资企业需要打破误区,客观理性看待中非合作的互利共赢本质,充分尊重当地法律法规和风土人情,着眼长远,练好内功,这样才能在中非合作大潮中取得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