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的提出, 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创造了新的机遇和平台。仅就央企走出去为例,据国资委统计,截至2016年底,中国中央企业共有境外单位9112个,分布在全球185个国家和地区,年均销售收入增长4.5%,其中“一带一路”提出以来,共有47家央企参与、参股、投资或者和沿线国家企业合作共建了1676个项目。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的同时,国际上也出现了一些认知上的误区和质疑。当前最主要的一个认知误区是,把“一带一路”与中国对外产能合作简单等同起来,误认为中国要借助“一带一路”将过剩、落后以及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转移到其他发展中国家,而同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发能源和其他资源运送回国内。到底能源和资源获取是中国“一带一路”投资的根本目的吗?中国对外投资是否转移了高污染、高能耗的“过剩产能”?这样的认知误区和质疑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带来了巨大舆情风险,如果不能有效应对,终将影响“一带一路”的顺利推进,我们不能消极回避,必须予以正面回应。

中国对外转移的是具有技术优势的产能不是“过剩产能”

继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WTO后,随着出口快速增长,中国出口商品成为国际上遭遇“反倾销”频率最高的对象。根据WTO统计,2014年其成员共发起反倾销案件236起,中国涉案63起,占全球的27%,是全球第一涉案大国。据《全球贸易保护报告》称,2015年,全球范围发起的233起反倾销案件中,针对金属行业的案件占比达创纪录的46%,且几乎全部针对钢铁行业。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西方媒体指责中国积累大量“过剩产能”,将落后的产品和技术转移到国外,以缓解本国的市场和经营压力这样的帽子。事实上,前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就指出,中国在国际产能合作的都是优势产能,都是先进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能,“符合技术规范,符合环保标准,都是比较先进的产能”。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中国向海外转移的产能非常切合当地的要素禀赋优势,不仅是这些国家短缺的,更是可以利用所在国自然禀赋条件,发展深加工,充分提高其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从全球产业链合作角度而言,这是资源的更合理配置。立足于国际供应链合作,为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奠定基础;同时,又有利于投资所在国抓住中国发展的机会窗口,进一步带动自身在就业、技术转移及配套产业上的发展,整体上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从而实现多方共赢。

高耗能产业并非是高污染产业

“一带一路”上有很多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基础设施发展落后,尤其由于电力短缺制约着其工业化的发展。即便这些国家自身拥有丰富的煤炭、水力等发电资源,即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及电价保障政策,然而,仍没有吸引到投资者实质性开发。究其原因,一个足够大的电力消纳市场至关重要。而大多数的缺电国家,由于其工业发展落后,根本无法消纳过多的电力供给,久而久之,造成本国经济发展的负循环。西方媒体长期以来把高耗能和高污染等同起来,造成了发展高耗能产业,就是发展高污染产业的错误关联,严重妨碍了这些国家的发展。事实上,高耗能并不等于高污染,能源是一切工业生产的基础,而污染治理则可以通过新技术的手段更好地处理。我们在国际产能合作中,要注意将高耗能的产业转移到具备清洁能源优势的国家,利用其自身丰富的能矿资源,既降低了原材料的运输成本,实现了规模经济,又保证了当地稳定的电力消纳市场,从而保证了电力投资商的利润,吸引其前来开展基础设施投资。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可以进一步发展加工制造业,为东道国带来更多的就业和出口机会,实现其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此外,清洁能源的发展不会带来环境污染问题,可以赢得民心,惠及民生,有利于长期可持续发展。久而久之,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工业化的逐步发展,将吸引更多外国资本投入到当地具备禀赋优势的领域,逐步实现由简单粗放的原材料出口到当地加工转化的高附加值产业的建立,经济进入良性循环轨道。因此,在资源禀赋最合适的地方,提供最合适的产品供给,才是最合理和高效的选择。

原料开发只是产能合作的起步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国际舞台上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非洲是当下经济增长最快的大陆,也是充满无限可能和机遇的大陆,已经并将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中国对非洲的投资,将更加备受关注也更容易被诟病。据《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数据,2009年至2014年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存量由93.3亿美元增至323.5亿美元,增长2.5倍。从投资流量看,6年间,中国对非直接投资流量由14.4亿美元增至32亿美元,年均增长20.4%。而大部分非洲国家,由于自身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所限,对中国出口了大量的原材料和矿产品,从而备受西方诟病和指责。

诚然,中国过去40年的经济发展,众多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离不开原材料的供给,而对非洲投资,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我国对于原材料的需求。但是,我国的原材料主要供应地并不是非洲。根据英国经济学人智库(EIU)对110家中国企业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编制的中国海外投资指数(China Going Global Investment Index) 的调研统计,从原材料国际供给角度看,前10位最吸引中国投资者前往的国家没有一个是非洲国家。而按行业分,近年来,随着大宗原材料价格的下降和中国劳动力成本的升高,对劳动力密集型的制造业的投资反而在非洲发展最快,也更加受当地政府和百姓欢迎。

事实上,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获取原材料的同时,并非仅仅盯住初级原材料,很多企业都在当地进行原材料的深加工,最终将中间产品或终端产品运回中国或销往国际市场。这样,既推动资源得到了最合理的配置,又降低了生产和运输成本,更有利于这些国家抓住中国经济转型的窗口期,利用其后发优势,创造就业,增加出口收入,实现脱贫甚至经济腾飞。

面对着其他国家投资者的质疑和批评,对于海外投资的新生力量而言,要做到不卑不亢,一方面谦虚地承认,对于中国投资者来说,也是不断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和自身成熟的过程,要强调社会责任、立足多赢,并且要加强积极宣传。另一方面,给当地百姓做的好事,不仅要让当地人知道,也要让更多的媒体、非政府组织和国际伙伴知道,最终以负责任的投资者的形象与东道国建立可持续的共赢伙伴关系。比如出台设立共同发展基金、东道国本土人员能力建设项目或医疗及基础设施合作计划等激励政策,以更大程度地利用外商投资改善社会福利,这将有助于东道国社会福祉和百姓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也能让中国企业成为受当地欢迎的长期合作者。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在推进“一带一路”在非洲落地的过程中,中国应该与非洲国家在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营、维护等方面加强互利合作,帮助非洲有效改善基础设施水平,满足非洲制造业发展的需求,确保中非合作的长远利益。同时,中国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在非洲的协调配合,可以创造出“+ 制造业”或“制造业+”的非洲投资新模式,这里的“+”号既可以代表制造业上游不可或缺的能源与原材料供应,也可以延伸到下游为制造业增值的服务业。

2.对于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投资建设的项目,不仅要遵循所在国现有的环境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消除投资项目的负面环境影响,更重要的是投资项目建成后为当地带来的环境增值效益和对当地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投资项目绿色额外性分析评价方法来评估项目投资是否可持续,以及能带来多大的绿色效益。绿色“准出”标准的实施将会促进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投资和建设过程中践行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维护我国在“走出去”过程中负责任的大国的形象,实现“一带一路”目标和绿色发展的承诺;同时带动投资所在国当地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在充分肯定“一带一路”所取得的显著进展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带一路”也面临不可忽视的风险和挑战。首先,我们需要厘清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哪些内外部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第二,需要积极化解国际上对“一带一路”的认识误区,在宏观层面上正本清源,“一带一路”不是中国一国的对外扩张战略,而是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全面对接的战略,是合作共赢的,是全球受益的,要用中国和国际上行之有效的发展理念为指导,积极掌握国际“话语权”,主动营造正面的舆论环境。第三,在微观层面上,我们提倡“制造业+”,基于东道国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发展与制造业上下游配套的能矿和服务业,提供高附加值产品,创造就业和出口。同时,需要以绿色金融为工具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的对外投资项目,为走出去的中国企业设立绿色的“准出”标准。绿色的“准出”标准要求各类项目在建设和运营管理方面实现绿色低碳化,在项目设计和建设过程中保护投资所在国的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外界对“一带一路”上中国对外投资的认知误区,为“一带一路”的实施赢得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