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181017104355.jpg

1 我国工程总承包模式概述

设计、采购、施工分而治之的传统模式建设过程脱节扯皮、周期长效益低,难以满足业主低投资、短工期、高质量的要求,同时,工程项目越来越复杂庞大,业主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大;使得业主迫切需要一种新模式。工程总承包模式正是在这种市场需求的演变中应运而生。2003年住建部下发了《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意见中明确:工程总承包是指从事工程总承包的企业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竣工验收)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

2 我国工程总承包现状

2.1 政府支持

为扶植工程总承包业务的发展,与工程总承包相关的政策法规相继出台:《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关于工程总承包市场准入问题说明的函》、《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工程总承包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为工程总承包业务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对推进工程总承包业务的快速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2016年以来,《上海市工程总承包试点项目管理办法》、浙江省《关于深化建设工程实施方式改革积极推进工程总承包发展的指导意见》、《湖北省水利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指导意见(试行)》、《四川省政府投资项目工程总承包试点工作方案》、深圳《EPC工程总承包招标工作指导规则(试行)》等相继出台的地方性文件,为工程总承包业务落地提供了进一步的制度支撑。

同时,《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标准设计施工总承包招标文件》、《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合同示范文本(试行)》等配套文件为工程总承包业务的实际操作提供了具体规范。

2.2企业发展

2.2.1以设计为龙头的工程总承包发展现状

以勘察设计行业中参加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工程总承包“百名排序”的前100家企业工程总承包总额为例,2012~2016年间,其工程总承包总额均在3100亿元以上,但增长放缓,增速存在小幅波动;根据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的统计数据推测,2007~2016年间,全国勘察设计行业中从事工程总承包业务的企业工程总承包合同额呈逐年增长趋势,但总体市场规模仍然不大,估算在5000亿元左右。设计企业向工程总承包企业转型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2.2.2以施工为基础的工程总承包发展现状

住建部《2016年建筑业发展统计分析》显示,全国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93566.78亿元。截止2017年4月30日,财政部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入库项目12700个,投资总额153,272.80亿元,而PPP项目多采用工程总包模式;按《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第6期季报》显示,项目落地率为34.5%,则落地项目投资额约为53000亿元,预计未来两三年内,仍是项目落地高峰期。参考发达国家40%以上的工程总承包市场份额,按照住建部和财政部的数据保守推算,未来全国工程总承包项目年度投资额超过50000亿元;剔除勘察设计行业的工程总承包份额,以施工为基础的工程总承包市场份额应超过45000亿元。

2.3存在的问题

2.3.1法规政策不完善

《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仅对城市规划、岩土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招标代理等有具体规定,而对工程总承包业务没有相应规定。大部分地方主管部门,尤其是中西部的地方主管部门对工程总承包政策理解不到位、不透彻,工程总承包项目市场准入条件、备案程序不完善,使工程总承包模式面临严重的市场准入障碍。

受传统体制影响,建筑企业资质管理分割过细,不利于工程总承包模式的推行和发展。无论市场准入条件、行业监管程序、招投标管理方式,还是财政金融、保险担保、规费税收等政策,目前还都过多的制约着工程总承包业务的发展。

2.3.2工程总承包优势不明显

开展工程总承包业务的企业应具有较强的施工管理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以及投融资能力,工程总承包并非是设计与施工的简单线性叠加,而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将工程前期策划、后期运维、设计与采购施工管理有机融合,实现对整个项目建设过程的整体构思、统筹规划和系统协调,从而满足业主方的需求。

但目前的投融资、设计、施工的融合更多局限于表面化、空泛化,没有形成统一管理、无缝衔接的有机融合格局。由设计院转型的工程总承包企业缺乏项目的综合管理经验,尤其缺乏融资能力、采购能力和施工能力;由施工企业转型的工程总承包企业缺乏项目的融资能力、设计管理能力。项目中标后,多采用施工分包、设计分包来解决施工能力、设计能力不足的问题,工程总承包模式的核心优势-设计与施工的交叉深度融合优势并未得到充分的展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① 没有建立起与工程总承包模式相适应的组织结构,众多企业虽已建立工程公司或类似机构,但往往对工程总承包项目缺乏总控能力,对项目的融资成本、建设成本、物资采购、设计施工、劳务分包等的总体协调控制乏力。

② 受设计、施工分而治之的长期影响,尽管工程总承包企业都在尝试走设计、施工一体化道路,但碍于固有思维理念、企业文化束缚,大部分企业都没有形成设计、施工齐头发展格局。

③企业过度追求项目所带来的实际效益和利益,在人才使用上的短视行为,使得人力资源管理处于应急管理状态;突出的表现是高素质人才不足,低层次人员富余,人员层次结构不合理,人员流动频繁;如何建立一套科学、合理、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已是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3我国发展工程总承包对策研究

3.1完善法律法规

尽快完成对《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现行法律法规的修订,为工程总承包立名,明确工程总承包的法律地位。完善现行的资质管理体系,扩大业务承揽范围,鼓励建筑企业向工程总承包业务转型,以解决工程总承包业务的市场准入问题。

3.2监管部门配套落实

现行建筑业监管体系中,发改部门管立项、规划部门管设计、住建部门管施工,期间还涉及到人防、消防、抗震、防雷、文物、绿化、安评、环保、招标、安监、质监等等众多监管部门,有一个环节出问题工程总承包业务就难以推进。各级政府应转变管理职能,建立一个公平统一、有效竞争的建筑市场,主动为市场主体服务,通过完善监管职能,创造有利于工程总承包业务发展的良好氛围,推进工程总承包市场的良性发展。如:简政放权,简化审批流程,注重事中监督;或者一站式集中办公,并设总协调官,统一协调工程总承包业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等。

3.3工程总承包企业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

3.3.1人才培养

开展工程总承包业务既需要通才、又需要专才。工程总承包业务的开展需要协调业主、监管部门、设计、采购、施工甚至于投融资和后期运维,需要通才的项目经理来整体把控项目的实施;项目经理的知识结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技术水平对项目成败影响重大。前期方案设计在整个项目投资中所占比例甚微,但对工程建设项目成败影响巨大;前期方案设计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预测性,需要经验丰富的专家来完成。

两类人才的内部培养都可以通过轮岗的形式来现实,只是侧重点不同;通才要把握各个岗位的工作重点,但不需要样样深入,需要一专多能;专才要了解相关岗位的工作需求,返过来增益自身的技术水平,在本专业领域向纵深发展,争取成为本领域的专家。但这种培养方式见效慢,短期收效甚微,但一旦成为一种长效机制,对工程总承包业务乃至对企业长远的发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当然还有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就是人才的流失,这也是企业不愿意培养人的症结所在。

3.3.2企业文化构建

如何营造一种终身学习、成就员工,力创精品、服务社会的企业文化,成为留住人才,发展高端工程总承包业务的关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表明:人的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发展,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当员工的基本需求被满足以后,再在低层次上激励员工,所起的作用甚微,需要满足员工自身成长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才能极大的激发员工的活力。

值得注意的是,要让企业文化活起来,不能让企业文化流于表面,停留在口头上。工程总承包业务的开展需要高层次的人才,事关项目的成败;高层次人才一般基本需求已经得到满足,或者说物质的激励作用已经不大,需要建立一种学习型企业文化,提供创造社会价值、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为其成长助力。个人价值、企业价值、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重中之重。

3.3.3组织架构再造

工程总承包企业是对项目的全过程进行整体策划、指导和协调,充分调动整个企业资源,使其优化配置,高效运作。没有扁平化组织结构和专家团队支持机构是不能满足工程总承包建造要求的。

工程总承包是将传统的设计、采购和施工等多个环节统一到一个主体之下,由于业务领域扩大而对企业的内部协调提出了更高要求。应尽可能压缩管理层级,扩大管理幅度,实现管理结构扁平化。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工程总承包企业是以项目部为中心的企业组织管理体系,但也必须充分考虑企业职能部门和各个项目间的纵向协调。

4 小结

工程总承包是一种依靠提高生产要素质量和盘活存量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的集约型经营管理模式,凭借在资源配置、综合效益等方面的诸多优势,势必克服各种不利条件,终将成为国内建筑市场中的主流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