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和拉美国家在经济、外交、文化等领域多层次、多渠道、全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愈发频繁,未来拉美国家将成为我国在全球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通过分析拉美国家的经济特征以及营商环境,为我国企业开拓拉美市场提供借鉴和方向。

一、龙头国家引领区域发展

巴西和墨西哥是拉美经济的领头羊,处于拉美经济第一梯队,两国贡献了中拉52%的贸易额。巴西和墨西哥分别在南、北美对拉美经济形成带动之势,影响力较大。巴西占南美人口的54%,面积的48%,经济总量的52%,通过巴西可以辐射南美市场。墨西哥电子加工业成熟,是企业进军北美的门户,通过墨西哥自贸网络①可以进入近12亿人口的优惠市场。其他拉美国家经济大致呈自南向北梯度发展。第二梯队包括南美南部的阿根廷、智利、秘鲁和乌拉圭,是拉美经济的中坚力量,金融、物流、互联网等服务业领先南美。第三梯队包括南美北部的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厄瓜多尔和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是拉美经济的新兴力量,对中国投资友好。

拉美大城市②主要集中在第一和第二梯队。各大城市聚集力强,带动周边卫星城,形成产业集群,主导拉美产业格局。圣保罗是巴西重工业的聚集地、玛瑙斯是南美加工工业的聚集地,产品销往南美各国。墨西哥城联动墨北部客户工业区形成跨地区带状的电子加工工业产业集群,产品主要销往北美。圣地亚哥有南美最大的零售中心和商品集散地。

二、经济外部依赖性强

大多数拉美国家在国际产业链分工中属于初级产品提供者。受制于经济结构,拉美国家经济外部依赖性较强。一方面,农矿产品是拉美国家主要出口创汇产品,在经济中起支撑性作用,这使得国际初级产品价格周期和外部需求变化都会对其经济形成较强冲击。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欧美外资在拉美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例如,在拉美500强企业中,欧美企业占一半以上。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石油产量的四成以上为欧美公司所开采;墨西哥、巴西的汽车、电子、家电等制造业也主要由欧美外资主导;全球四大粮商③在巴西和阿根廷建立了规模庞大、体系完整的大豆产业链,它们的大豆加工能力约占两国一半。外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拉美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金融危机后大量外资流出也对拉美经济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三、殖民统治“后遗症”现象明显

拉美国家普遍遭受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例如,巴西受到葡萄牙统治长达300年之久。因此,西方法治统治的影响和落后地区固有的习性在拉美地区形成强烈的冲突和对比,对外国投资者形成了一定的困扰。例如拉美尊崇个人享受、人权意识强烈、工会组织势力强大、劳工法严厉;但由于中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落后导致劳工素质整体偏低,劳动者的公民意识和敬业精神不足,劳动生产效率低下④,罢工普遍,企业用工成本较高。但同时,拉美主要大城市不仅人口集中,受西方生活方式影响居民储蓄率低,消费倾向普遍较高,且偏好分期付款,巴西、墨西哥等国家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超过80%,消费市场潜力大。

四、贸易保护倾向不容忽视

世界经济论坛《全球贸易促进报告》⑤显示,近些年拉美各国ETI(贸易促进指数)总体上不断上升,显示其贸易便利化水平⑥有所提升,具体体现在市场准入、海关管理、物流设施和服务效率、通信便利度等指标上。但各国贸易便利化水平差异显著,南部的智利、秘鲁,以及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和巴拿马等国贸易便利化水平相对较高⑦,在全球136个主要经济体中处于中等偏上,尤其是智利排名靠前居第21位。值得注意的是,拉美其他国家排名处于中位乃至靠后水平,最大经济体巴西排名约110位,委内瑞拉则垫底。

拉美贸易保护倾向值得关注。由于双边经济的强烈互补性,中国对拉美出口产品的91%为各类技术制成品,双边贸易产品结构较为单一极易造成市场饱和,增强了拉美对华实施贸易保护的风险。2014年以来,巴西、阿根廷、墨西哥和厄瓜多尔提出贸易技术壁垒协议(TPT)1052条,数量剧增彰显拉美国家设置技术壁垒的强烈意愿。同期,拉美对中国提出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协议(SPS)14条,占世界各国对中国提出SPS的40%。

五、市场开放呈现明显的梯度格局

拉美国家市场开放度由高到低从西南沿海向东北(或北)部分布,开放程度最高的主要为环太平洋沿岸和南部的阿根廷、智利、乌拉圭等国家,产业对外资限制很少;其次是秘鲁、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厄瓜多尔和委内瑞拉等国,除涉及国家安全的石化、矿业以及金融领域需政府核准外,其他领域均对外资提供国民待遇;市场开放度较低的有墨西哥和巴西等,但是墨西哥已经通过法案打破了本国企业对石油、能源和电信等产业的垄断,开放程度在逐步加大,巴西也对在玛瑙斯自贸区的企业提供税收减免等政策优惠。

六、总体投资环境有待改善

拉美投资环境整体来说有待改善。据世界银行《2018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以开办企业需要耗时为例,除智利(排名第59位)和哥伦比亚(61位)表现较好外,其余拉美国家在190个国家中排100名左右,甚至更低,巴西排名则至第175位。主要表现在政策透明度较低、投资手续繁杂、行政效率低下、基础设施不足和公共治安等方面。虽然拉美各国普遍呈现欢迎外商投资的姿态,但是大量灰色隐形地带的长期存在、相应配套的滞后、政府治理能力的有限,加上左右翼政治在经济政策方面的钟摆式波动,对外商投资拉美带来负面影响。

拉美地区语言文化独特,国家间经济分层明显,营商环境差异显著,与中国经济互补性强,要实现中国与拉美国家的顺利合作,应采取分类合作、重点对接、稳扎据点、以点带面的策略,对接重点国家,打造若干据点,以扩大贸易为基础,向贸易与投融资、承包工程并举,最终形成多层次、立体式融合发展的合作格局。一是要锁定重点国家分类对接,可以巴西、阿根廷和墨西哥为主线,分别扩大我国商品在南美、北美市场的影响力。最终形成从线到片推动中拉经贸合作的新格局。南美主要国家都是旅游大国,通过政府间搭台,推动与我国企业广泛参与与旅游相关的电信网络、电子支付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大有可为。二是对接巴西玛瑙斯自贸区、墨西哥边境客户工业区、智利伊基克自贸区三个重点园区,结合园区定位,形成以点到面,从园区到产业的合作模式。以上三个支点推动形成不同的产业合作片区,推动中拉产能合作。